职场对话检测新系统:使工作现场的交流“可视化”

发布时间:2012-06-28 阅读量:85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商务显微镜的详细原理和使用方法
    *  配备2种传感器
    *  面对面模式分成4类
    *  利用商务显微镜使面对面交流的实际情况可视化

组织交流不顺畅。很多领导都存在这种困惑,但却无计可施。这是因为现场交流的好坏都靠“感觉”,无法掌握实际情况。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检测面对面交流情况的系统已经问世。  

检测面对面交流的实际情况并将其“可视化”——日立制作所中央研究所开发的“商务显微镜”IT系统做到了这一点。商务显微镜由名片大小的IC卡、根据IC卡收集的数据分析对话情况的专用软件组成。  

日立于2004年开始着手研发商务显微镜,2007年完成了试制版。之后,经过对硬件和软件的反复改进,日立高科于2012年正式推出了这种系统。

下面让我们来看商务显微镜的详细原理和使用方法。


  
 

 


首先,要让员工佩戴轻巧的IC卡。IC卡的形状与普通的员工证相同,尺寸为宽61mm×长86mm×厚11mm。其重量为35g,与员工证相差无几,日立制作所中央研究所主管研究长矢野和男表示,“即使用挂绳挂在脖子上也不沉”。

配备2种传感器
  

这种IC卡的作用是检测员工实际的交流情况。IC卡内置红外线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闪存、小型电池。  

因为配备了红外线传感器,IC卡在2~3m的范围内与其他IC卡相对时将识别出对方,相互收发事先确定的固定ID号。识别到对方ID号与识别不到的时刻将记录在IC卡内置的内存中。  

面对面交流并不一定总是坐着或站着与对方正面相对。考虑到这一点,IC卡上方一共横向设置了6个红外线传感器。每一个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照射角度都高达120度,不在正面的IC卡也能检测得到。红外线数据通信的标准采用交换手机地址簿等用途经常使用的IrDA标准。  

为了降低功耗,IC卡并非随时与其他IC卡通信,而是以10秒1次的频率进行通信。目前IC卡的连续驱动时间为20个小时以上,上班时间内无需充电。  

用于掌握面对面地点的装置,是用来检测“何人、何时、何地”的信标。信标将设置在会议室等场所。  

信标与IC卡一样配备红外线传感器。信标将事先登记“A会议室”、“B谈话室”、“C吸烟室”、“D部长席”等与设置场所相关的信息,当检测到IC卡来到附近时,向其发送位置信息。这样一来,红外线传感器与信标就起到了掌握“何人何时在何地”的作用。  

另一方面,加速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IC卡佩戴者身体的晃动和倾斜。“IC卡微妙的振动和倾斜是判断佩戴者的“活跃度”,也就是说话、点头、沉默状态必不可少的信息”(矢野研究长)。加速度传感器收集到的与振动频率和倾角相关的信息和红外线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一样将暂时储存在IC卡的内存中。

面对面模式分成4类

佩戴IC卡的员工结束工作后,临走前要从脖子上取下IC卡,放置到专用充电装置“Cradle”上。此时,内存中存储的红外线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将自动传输到运行自主数据分析软件的计算机。  

分析软件将根据汇集的数据,分析每一位IC卡佩戴者“何时与何人在何处如何”进行面对面交流。使用自主算法把面对面交流的模式分为4类。分别是①相互探讨的“双向”、②作为讨论主体讲话的“主讲”、③认真听取主讲讲话并作出点头等反馈的“听取”、④参加了讨论但态度并不积极的“在场”,软件将按照这4类分析每一段时间并显示在电脑上。  

迄今为止,日立一共收集并检验了约10万亿份数据。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收集到的晃动次数和倾斜的倾向,自主设计出了推算IC卡佩戴者对话时姿态的数学模型。矢野研究长表示,“研究发现了集中、埋头工作的人会不断振动,积极开展工作的人振动幅度偏大等倾向”。  

商务显微镜还具有以网络形式显示出员工之间关系的功能。整合企业和部门的课题在于组织融合。原本各自独立的企业和组织建立起了怎样的纽带?在如何积极开展面对面交流?按照设想,该功能将用于掌握融合的进展程度。  

以蓝色显示A部门的人员,以红色显示B部门的人员,根据从IC卡收集到数据,串联起每名人员的关系。面对面交流越多,连接线越短,距离越近。面对面交流的对象越多,显示的位置越靠近中心。
 

 

 


使用该系统可以在整合部门的前后掌握并分析人员关系,采取改善措施消除部门之间的隔阂。如果这样能够确定红蓝交融的组织融合有无进展、连接部门的关键人物是谁,就能够为进一步的改善做出贡献。  

日立于2011年11月在展会上公布了50多项研发题目,面向观众实施的问卷调查显示,“商务显微镜的关注度排进了前三名”(矢野研究长)。在今后,利用商务显微镜使面对面交流的实际情况可视化,借此强化现场纽带的动向或许还将加快。

相关资讯
寒武纪,暴增4300%:AI芯片独角兽的爆发式增长

近日,AI芯片企业寒武纪(Cambricon)发布业绩预告,其营收或利润出现惊人增长,同比增幅高达4300%,引发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的广泛关注。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寒武纪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折射出中国AI芯片行业在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和生态构建方面的显著进展。

BLDC电机控制与驱动器全解析:技术优势引爆智能应用新纪元

BLDC电机控制与驱动器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方向持续演进。

高精密数字源表在霍尔效应测试中的关键应用与技术优势

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方向通过导体时,在导体两侧会产生电势差的现象。在现代材料科学和半导体工业中,霍尔效应测试已成为表征材料电学性能的重要手段,能够精确测量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等关键参数。然而,精确的霍尔测量面临着多重技术挑战:微弱信号的检测(通常为微伏级)、高精度电流源需求、复杂的温度环境影响以及多参数同步测量需求。

揭秘芯片制造“隐形守护者”:Seal Ring 技术究竟有何玄机?

Seal Ring,中文常译为“密封环”或“保护环”,是位于芯片最外层的一圈特殊结构,通常由多层金属和介质材料构成,环绕在芯片有源电路区域(即核心功能模块)的四周。它并非用于信号传输或数据处理,而是作为一种物理和电气的“防护屏障”,主要作用是保护芯片内部精密的电路结构免受外部环境和制造工艺的影响。

14名"内鬼"窃取华为芯片技术获刑,商业间谍案敲响警钟

14名犯罪嫌疑人因非法获取、泄露华为公司商业秘密,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