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喜几家愁 科技巨头裁员大盘点

发布时间:2012-06-11 阅读量:142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为挽回惠普这家全球最大PC厂商的颓势,惠特曼再出狠招。昨天,惠普宣布将在2014年之前全球裁员2.7万人,约占到公司员工总数的8%,此次裁员2.7万人的规模将创下惠普73年公司历史上的最大规模裁员纪录。大裁员真的是科技巨头扭转颓势的不二法宝吗?回顾一下近几年不少科技巨头大规模裁员的情况不难发现,最终成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1.惠普公司

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裁员日期:2010年6月,2012年2月

裁员人数:9000人;275人

裁员前总员工人数:304,000人

目前总员工人数:349,600人

股价:下跌53%



过去十年,惠普公司进行了多次裁员。最近一次大规模裁员是在2010年,时任公司CEO马克•赫德裁掉了9000个职位,但由于招聘和收购,惠普的总员工人数不降反升。公司准备进行新一轮大规模裁员:本周,惠普宣布,公司准备再裁减25,000人。

然而,裁员根本无法阻止惠普业绩大幅下滑的态势。因为惠普面临的更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公司的市场份额在不断萎缩,无法推出创新产品,并且缺乏清晰的发展方向。

诚然,惠普仍是科技行业巨头,但去年,公司利润比前一年同期下降了19%。

2.思科(Cisco)

裁员日期:2011年7月

裁员人数:6500人

裁员前总员工人数:71,825人

目前总员工人数:约60,000人

股价:上涨10%

 

思科CEO约翰•钱伯斯的观点是:下猛药方能见成效。

2011年7月,约翰•钱伯斯宣布公司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被裁掉的员工人数约为650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9%。

公司最近的财季报告显示,裁员约一年之后,思科公司的营收便上涨了约7%。当然,这并非全都归功于裁员——钱伯斯还撤销了耗资甚巨的非主营业务,如公司的摄录像机业务,并让公司重心回归到计算机网络设备这一主要盈利业务。

3.雅虎(Yahoo)

裁员日期:2010年12月,2011年1月,2012年4月

裁员人数:600人;150人;2000人

裁员前总员工人数:13,600人

目前总员工人数:12,000人

股价:下跌8%



雅虎正在努力摆脱作为门户网站的旧形象,希望勾勒出清晰的未来发展愿景。面临内部混乱的形势,公司被迫削减开支,并进行“瘦身”。

在卡罗尔•巴茨担任CEO期间,公司进行了两次裁员,共裁员约750人。但这并未帮助雅虎增加盈利,或抬高股价。之后不到一年,巴茨便被解雇。

之后的CEO斯科特•汤普森,在走马上任数月之内,再次裁员2,000人——但一个月之后,他便因履历造假丑闻而被迫辞职。汤普森曾表示,他希望裁员能帮助打造一个“更加灵巧、赢利能力更强、更善于创新的全新雅虎。”

现在判断雅虎此次裁员是不是一次成功的行动还为时尚早。但目前看来,雅虎的形势不容乐观。

4.诺基亚(Nokia)

裁员日期:2011年4月,2011年10月

裁员人数:4000人;3500人

裁员前总员工人数:约132,000人

目前总员工人数:124,834人

股价:下跌61%

 

去年伊始,诺基亚的形势便异常严峻。当时,公司CEO史蒂芬•埃洛普曾形容,公司正站在一个“燃烧的平台”上,只有跳下去才能生存。于是,公司宣布塞班(Symbian)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停产。原因在于,虽然塞班目前仍占据业内领先的地位,但却正在快速衰落。微软公司(Microsoft)的 Windows Phone成为诺基亚的主要智能平台。虽然埃洛普很清楚,下面的水冰冷刺骨,然而,他并未预料到“纵身一跃”的严重后果。公司已经多次下调财务预测,在上个月,公司的债务评级被下调至“垃圾”级。

诺基亚公司的股价跌至14年以来的新低。虽然新推出的Lumia非凡系列Windows Phone手机销量表现很好,但自1998年以来,诺基亚就失去了手机市场的老大地位。

5.RIM公司(Research In Motion,RIM)

裁员日期:2011年7月

裁员人数:2000人

裁员前总员工人数:19,000人

目前总员工人数:“超过”17,000人

股价:下跌58%


由于黑莓手机(BlackBerry)制造商RIM公司的业务增长较为缓慢,谷歌公司(Google)和苹果公司(Apple)持续赶超,形成了智能手机市场两家独大的局面。如今的RIM正为其在智能手机领域保有一席之地而奋战。

一年前,为了削减成本, 公司裁员10%,但尽管如此,上个季度,RIM甚至连已经降级的预期目标都未能实现,甚至出现大规模亏损。公司新任CEO托斯滕•海因斯承认,公司需要进行“战略性变革”,变革的形式可能是更大规模的裁员,甚至可能出售部分业务。

虽然全新黑莓10操作系统得到了好评,但要到2012年底才能正式上市。到时,苹果公司可能已经推出了其下一代iPhone,而谷歌将会更新安卓系统(Android)新版本。

6.社交网站MySpace

裁员日期:2011年1月

裁员人数:500人

裁员前总员工人数:1100人

目前总员工人数:约500人


 

曾经的全球最大社交网络MySpace,如今却不得不向Facebook俯首称臣。公司CEO多次变更,2011年1月,公司裁员47%,并表示此举将“为公司提供一个明确的持续增长与盈利路线。”

然而,MySpace的悲剧还在上演。2005年,新闻集团(Specific Media)以5.3亿美元收购MySpace,而在2011年6月,新闻集团以仅仅3,500万美元,便将MySpace出售给网络广告服务商Specific Media。

败局已定,MySpace最终让步,允许用户关联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上的个人档案。

7.集成电路供应商AMD

裁员日期:2011年11月

裁员人数:1400人

裁员前总员工人数:11,100人

目前总员工人数:约10,000人

股价:上涨14%



去年11月,AMD公司宣布裁员约1400人,占总员工人数的10%。作为仅次于英特尔(Intel)的芯片制造商,AMD希望“重组计划”可帮助公司每年节约1.18亿美元运营开支,并使公司可以在低能耗芯片、云计算和新兴市场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AMD的重组计划是否有助于其在新市场的竞争,我们江拭目以待。但这家位于加州桑尼维尔市的半导体公司,仍落后于竞争对手英特尔,而在手机领域,许多竞争对手都遥遥领先于AMD。最近一个季度,AMD宣布,因裁员导致的相关费用支出为800万美元。
相关资讯
三星奥斯汀工厂将量产苹果iPhone 18图像传感器 供应链格局生变

苹果公司与三星电子达成战略合作,将于2026年在三星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半导体工厂量产下一代iPhone图像传感器(CIS)。这项采用新型堆叠晶圆技术的芯片将首次应用于iPhone 18系列,通过双片晶圆粘合工艺显著提升能效和运算性能。此前苹果的CIS供应长期由索尼独家承担,此举标志着其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十年来的重大变革。

AMD二季度营收创新高,AI芯片战略蓄力待发

2025年8月5日,美国芯片巨头AMD公布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公司单季营收达76.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6亿元),同比增长32%,超越市场预期的7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受出口管制导致的库存减值拖累,Non-GAAP净利润同比下滑31%至7.81亿美元,每股收益0.48美元略低于预期。尽管第三季度营收指引8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测,盘后股价仍下跌4.2%。

环球晶宣布GWA与苹果合作,推进美国本土先进硅晶圆制造

(2025年8月7日)半导体硅晶圆领先供应商环球晶圆(GlobalWafers)于今日宣布,其美国子公司GlobalWafers America LLC (GWA) 已与科技巨头苹果公司(Apple)达成一项全新的战略供应链伙伴关系。这一合作将有力推动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的供应,标志着美国重塑芯片供应链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联电7月及前七月营收解读:环比上升韧性足,展望Q3出货增但警惕汇率风险​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晶圆专工企业联华电子(联电,UMC)今日正式公布了其2025年7月份合并营收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月营业收入达到新台币200.4亿元(约折合人民币48.1亿元)。相较于2025年6月份,营收环比呈现积极势头,增长幅度为6.5%。不过,与2024年同期相比,则微幅减少了4.1%,显示出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对比影响。

格芯2025Q2财报:汽车芯片增36%难抵Q3展望低迷,股价单日跌超9%

2025年8月5日,全球半导体代工巨头格芯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30日)财报:季度营收达16.9亿美元,同比增长3.7%,略高于市场预估的16.8亿美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每股收益0.42美元,大幅超越预期的0.35美元。然而,因第三季度营收指引(16.8亿美元±0.25亿美元)及每股收益(0.38美元±0.05美元)显著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17.9亿美元和0.41美元,当日公司股价重挫9.34%,收盘报32.8美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