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议题:
* 智能机市场:从渠道为王向用户为王的转变
iSuppli中国研究总监王阳断言:智能机市场将从渠道为王向用户为王的转变。而现在2.5G智能手机绝对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在一年半或者两年后,中国的企业又会做一件事儿——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用得起智能机。
2003、2004年刚开始做手机时,大家都是赚钱的,之后因为做的人太多了,都是功能手机,压价格后就赚不到钱,但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用得起手机,这也已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我觉得赚钱的时间窗口不是年年都有的,我想今年是非常非常好的窗口。在非常非常好的窗口里,我相信2.5G智能手机的绝对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至少时间窗口我觉得一年半或者两年,之后中国的企业又会做一件事儿,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用得上、用得起智能机。
那么全球包括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将如何演进呢?现在智能手机市场处于飞速发展阶段,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盘子要达到6.75亿,中国有多大呢?中国是1.32亿。较去年成长至少翻一番,去年是6600万,目前保守估计是1.32亿,基本翻一番。我觉得如果接下来下半年有大量600块钱以内的智能机出现,这个数字应该还有上调的机会。
.jpg)
isuppli中国研究总监王阳
那么中国市场每年卖多少部手机?今年是3.3亿部,未来主要是换机市场的推动,包括越来越多的人用两部手机,所以这个市场还是会比较平稳地上升,但内部结构会有变化,智能机占比会越来越高。
到2016年的话,国内的内销智能机估计是到2.9亿,占整个市场的比例会达到72%,明年销量一定会超过美国。
印度、巴西、非洲、中东这些新兴市场的成为也会非常快,而且不像国内很多运营商主导,在非洲渠道商是很大的机会,对于中国的这些中小企业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点。如果我们把3G 6亿多智能机按不同的制式来划分,最大的是3G,4G在韩国、日本、欧美、欧洲都会快速成长。
我想会超出大家预期的,或者是大家没有想到的一个地方,就是这些新兴市场。可能有很多人不这么认为,你会想非洲人会需要一个智能手机吗?你不要想把iPhone的用户降下来,你要想是300块钱的功能手机转换成400、500块3.5寸的智能手机。那边没有3G网络,OK,多少人会用3G下载东西,我做一个T卡,我有很多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市场,我相信一定会火起来,而且如果这块上升的特别快,会对3G的智能手机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全球上来看,刚才也说了诺基亚现在的走势是越来越颓废,三星会越来越好,他的产业链的整合。苹果大家也可以看到,他今年有iPhone的推出,4寸屏,有弧线、技术材料等等。我是希望他要大卖,如果他不大卖的话,对整个产业链会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华为、中兴,以及华为、中兴以外的中国企业会对第二梯队的智能手机市场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你按出货量来讲更直观,三星、苹果很好,其他的都一般,华为、中兴会有高成长。
传统的金立、步步高、OPPO等白牌智能机也是大家预期不到的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按照出货量来说的话,我想华为、中兴、联想还是最大的,酷派做得也不错,小米、天语、金立、OPPO这些都是会非常大的。
今天,你要让大家都做欧美市场是不太可能的,入网测试认证、质量控制、售后,根本大家没的玩儿。但是新兴市场不一样,新兴市场有这些传统的厂商,他们懂当地的文化、当地的渠道、当地的资金链、供应链、当地的需求。他们是很好的,这是非常优质的客户。另外是中国的白牌智能机,它们在非洲或很多新兴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白牌的智能手机有可能让中国山寨市场有一个真正的春天。
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我想包括IC,比如说6820这样的,包括免费的Android系统,供应链完全都已经完全成熟了。产品差异化会比较困难一些,三寸屏、四寸屏都差不了多少。需求来说的话,我想人都有追求美好的东西。如果这个价格到达他接受的范围之内,我想每个人都希望用一个智能机。需求是有一定的需求、有供应链、价格到位就一定行。
这是一个正常产品的生命周期,就是说一个新产品导入,如果生态环境没有起来,他可能就会死掉了。比如产品有问题,比如说像上网本,他会死掉。另外像3G起来以后,这个市场就会起来。
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在中国你要成功,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儿,我想现在真就是一个时间点去做这个正确的事儿,就是智能机这块。我想大家做主要还是为了赚钱,这个市场高速成长,如果你能提供好的产品就一定能赚钱。
这个时间点对中国企业来说,虽然市场已经把价格杀的很低了,但还有很多企业能够通过一些创新来降低他的成本,深圳最大的、全国最大的设计公司还持续能赚钱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儿你就能赚钱。
从整个设计公司的产业变化来说,什么是关键因素要成功呢?2005年当时拼你有稳定的产品推出来,不要老死机,到2006年,当时很多新产品,不停的更新换代,所以设计公司你要结合供应商的产品规划,你能加快上市速度,推出新产品出来你就能赚钱。到产品差异化,大家都用一样的平台,要做很多的产品差异化,模拟电视、喇叭等很多很多。
2008年缺货,就拼谁能拿到货、谁能有供应链就能赚钱。2009年真的没的拼了就是拼成本,之后大家都是亏钱,做的很辛苦。
智能机有些类似的地方,2010、2011年市场没启动,你能做出稳定的产品可能就会有些生意,那个市场没启动,包括前端的方案没有竞争力,或是没有对市场的需求,今年就不一样了,有很多很好的产品出来。
今年拼你做产品能比别人早上市三个月甚至一个月就能赚钱,或者说大家都同意在深圳快鱼吃慢鱼,只要你比别人快你就能赚钱,做完以后有一些产品差异化的东西在里面,接下来是竞争,接下来又是供应链和成本的控制,稍微有一些重复。
手机技术在不断的进步,2G、3G、4G将来5G,我想为什么会进步?因为我觉得还是消费的需求。整个消费结构的金字塔是形成了,有很多的有钱人或是发达国家的人有这个需求用100兆的带宽。现在可能搜索先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你现在发微博,可能发一个文字、图片,将来肯定是Video,所以很多的应用将来肯定是需要高速的带宽。这个市场有需求在里面肯定会起来。
那么,消费者买智能机最在意什么?我们看到他们最在意的还是价格,我想这个世界上穷人还是多,你有提供有价格竞争力的好产品肯定好卖,包括他们希望有很好的操作系统,更快的主频,包括更大的屏幕,包括很好的用户界面、照相功能、品牌的一个认知,更长的待机时间。现在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所以待机很大,你可能要下载很多的电影,是不是3G大家不是很在乎,到底有超薄吗?
智能机市场去年是1000元,包括运营商补贴之类的,当时你看配置就是3.5寸屏,可能600兆赫兹,这个完全已经被淘汰了,现在可能卖700块钱也没人要了,700块钱可能有更好的配置,现在在中国的生命周期包括更新换代,我觉得应该是全球最快之一了。
中国很多企业也希望做高端,1G双核、1.5G四核有很多高端的产品出来,我想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挣钱。你做了很多辛苦不赚钱就没什么意义,我想从产品结构来说是这样子的,可能500美金以上占整个市场的15%,将来这块很大,但是能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小。
另外,互联网手机比较热了,我觉得如果你这样来看的话,比如刚开始能推出稳定的产品,比如说渠道为王,比如像金立这种渠道非常牛的,他就能生存。未来的年代就是用户为王了,或者说你抓住用户你就是最厉害,渠道有各种各样的创新,你要能把用户抓住了,这块是互联网企业最擅长或者他愿意做的事情。
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强调,比如说他从原来的功能手机转变到智能手机,他不知道,后来企业就告诉他:你用我的手机,他也不会强调我的操作系统是Android,好象是自己的操作系统一样,但是他会提供一个很好的界面,让你有很好的体验,然后抓住你的心。
甚至他不希望他自己的手机用他的界面,他希望别人的手机也能刷成他的界面。他的手机卖多少没关系,可以亏一点到平衡,不赚钱没关系,但是它的用户一百万、五百万、三千万,当他有越来越多的用户,而且他对于用户、对于软件、操作界面产生很强烈的黏性的时候,互联网企业赚钱的方法就很多了。
你要是做手机品牌和渠道,做好了会是一个竞争力,这块就是真正要抓住用户的心,他们可能这样做。另外这种多屏融合的东西,怎么样通过软件让产生用户黏性,这是未来的竞争点。有一些企业会自己来做,有一些企业会合作,我想不管怎么样还是渠道为王可能会过去,将来真的是用户为王,你能抓住用户的心,你才是将来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