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提高电表整机计量的可靠性

发布时间:2012-05-15 阅读量:9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各厂商专家谈如何提高计量芯片可靠性


与传统机械式电表不同,智能电表是全电子式,计量芯片是智能电表主要的半导体器件,其可靠性一直受到企业和用户的高度重视。

如何提高电表整机计量的可靠性? 华润矽科研发总监罗先才认为,这需要在设计之初就做好可靠性设计,同时也需要一起特别关注各元器件在抗温度、湿度变化、抗静电、抗电 磁干扰、寿命等方面的性能差异。在这方面,业内有些公司起步比较晚,有些公司起步比较早。华润矽科公司则早已建立有一整套完整的质量管控体系,每个产品都 经过严格的可靠性设计,可靠性测试考核方能进入市场。华润矽科有近30年的研发历史和10多年的计量产品研发、量产经验。

无论是水、电、气、热中的哪一类仪表,目前全电子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深圳芯海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向锋分析道,针对智能电表类产品,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除了需要加强设计、 制造、材料选择方面的质量控制以外,还应参照可靠性设计工程的要求,建立产品故障树(FTA),进行各部分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并参照 IEC62059系列标准对可靠性进行预计和评估。目前,IEC62059系列标准已经被国标等同采用为GB/T17215.9xx-2011。热量表、 水表等,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可靠性标准进行规范,但也可以参照该标准。

计量芯片的可靠性,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达到对计量原理和整表相关标准的深刻理解;

严格的设计流程管理,以及对集成电路设计和 工艺的经验积累;

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充分的芯片设计过程验证和整机型式试验;

IC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筛选;

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电能计量是一个特殊的领域,要求对智能电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非常熟悉,同时还要有一个试用过程,对芯片的可靠性要求也非常高。

目前智能电表计量芯片技术相对成熟,技术门槛也在降低,市场参与者数量较三年前大大增加。除了基本计量功能,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越来越重要,这也 是电表客户越来越重视的性能。样表也许都能通过测试和送检,但大批量生产和现场长时间挂表后是否保持良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作为带计费结算功能的工业品, 这一点对电表至关重要。除了芯片的设计外,产品的晶元生产工艺、后期封装测试以及贯穿全程的质量控制,都是计量芯片可靠性和一致性的关键保证。 Cirrus Logic作为全球领先的模拟和混合信号方案供应者,和业内领先的晶元生产、封测厂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开发了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技术。 2010年Cirrus Logic全球销售了3亿多片芯片。近3年来,平均DPPM (Defect part per million 每百万的缺陷数) 小于1。

对于电表而言,“电子式”并不等于“不可靠”。关键还是切实根据可靠性的指标要求,认真地进行软硬件的设计。不能在价格压力下,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追求低成本。

另外,集成化是也一直业界探讨热门话题,存储和无线抄表方案也走向集成,然而对于集成计量芯片业界态度比较谨慎。

“更高的集成度是发展趋势,也是一个过程。集成化与标准化是分不开的。当标准还没有完全确立前,分立化的设计比较灵活。当标准完全确立后,就可以完全集成了。目前技术不是问题,而是标准也没有确定。”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鲲说道。

罗先才认为,集成化发展一定会成为一个主流,但是需要多长时间的发展视乎我国国情,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成熟稳定的模块具有较好的可集成性,不成熟 不稳定的功能模块不要轻易集成。对于集成计量芯片,国内业界一直比较谨慎,但华润矽科非常乐观。因为华润矽科推出的带计量的SOC方案具有超高隔离性能, 在目前推出的产品中具有领先优势。

而Cirrus Logic电能表计量产品线销售经理Michael却不认为将计量芯片集成到后端MCU是未来的技术趋势。考虑到高精度ADC的特别设计和工艺,与后端的MCU的数字工艺相整合,还 是有一些挑战的。另外,集成计量芯片对电表的隔离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集成计量芯片的主要意图是带来系统成本的降低,但Michael表 示,Cirrus Logic不认为集成计量芯片会必然带来成本的降低和系统设计的优化。

盛扬半导体李文义表示,对水表与气表,MCU集成计量部份并不是问题,主要是水表与气表所用的计量部份解析度较低,通常是SOC设计,以HT67Fx0而言, 就是SOC方案,集成度最高。但电表对计量芯片的要求非常高,通常需要24-bit ADC,系统也较复杂,以系统设计的角度看,将MCU与24-bit集成在一起,弹性反而降低,所以一般都是分开,LCD也是独立,所以HT16C2x系 列LCD driver产品,适合用于电表,电表业者的接受度很高。

在各项标准逐步成熟的条件下,智能电表在一定阶段实现全集成还是可能的。例如:国网农网表等,全SOC的产品已经可以覆盖当前的需求。在电表计量SOC方面,芯海还是空白,当前的策略是“集中精力,专注计量”。

相关资讯
罗姆尖端技术亮相奇瑞总部,共创汽车电子智能解决方案

中国上海,2025年7月8日——全球半导体巨头罗姆(ROHM)与奇瑞汽车共同宣布,“奇瑞-罗姆供应链技术共创交流日”于6月5日在奇瑞总部成功举办。双方高层领导、技术团队及核心供应链伙伴齐聚上海,围绕SiC功率器件、高速SerDes等前沿汽车电子技术展开深度对话,旨在通过协同创新加速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落地,为下一代智慧出行注入核心驱动力。

360°侧发光革命!艾迈斯欧司朗SYNIOS P1515重塑汽车尾灯设计标准

全球光学技术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近期通过SYNIOS™ P1515/P2222/P2720三大产品系列,为汽车照明领域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针对电动化、智能化与个性化设计趋势,在光效均匀性、系统集成度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实现技术跃迁,赋能新一代汽车照明系统创新。

苹果音频生态强势扩张,AirPods营收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全球知名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凭借多元化产品布局与技术迭代升级,苹果AirPods系列产品收入增长曲线持续上扬。分析师预测,至2026年该业务线将实现2.4%的年增长率,累计营收规模预计突破千亿美元关口。

全球车企竞逐中国芯片市场 恩智浦本土化战略全面升级

2025年7月2日,恩智浦在大连举办的“汽车领导力媒体开放日”宣布中国战略升级,通过成立独立事业部、强化本土研发、构建区域供应链三大路径深化“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战略,应对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格局重构。

苹果AI核心负责人加盟Meta,基础模型团队面临人才流失危机

据多方信源证实,苹果公司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杰出工程师Ruoming Pang已确认离职,将加入Meta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团队。这是苹果推进自研人工智能技术以来遭遇的最重大人才流失,凸显科技巨头在AI顶尖人才争夺战中的激烈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