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优化离线电源轻载能效的安森美半导体创新PFC控制方案

发布时间:2012-05-7 阅读量:188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探究大幅优化离线电源轻载能效的安森美半导体创新PFC控制方案
解决方案:
    *NCP1611采用电流控制频率反走CrM模式及跳周期模式
    *采用CCFF控制架构,最大限度提升能效

相关阅读:

模拟PFC走到极限,未来属于新出现的数字PFC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7291

如何采用PFC+非稳压隔离变换器组合获得高效率开关电源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1193

基于PFC的离线式开关电源设计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1125

提升屏幕影像画质 LED调光技术关键至极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1360

单芯片解决方案实现系统电路的优化【2012LED照明开发者论坛精彩笔录】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1302


如今,电源设计人员面临着诸多挑战,既要达到更高的能效目标,又要满足加快产品上市的要求。就实现更高能效目标而言,电源设计不仅要顾及满载能效,而且需要评估10%、20%、50%及75%负载等条件下的能效。电源设计人员还要面对其它不少挑战如新电源可能更易于滋生可听噪声、须增强可靠性及安全性及加快上市进程并缩短安全认证时间等。

应对高能效挑战的安森美半导体创新PFC方案

安森美半导体身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高能效硅方案供应商,持续开发创新技术及产品,为市场提供丰富的电源半导体方案,其中就包括强大的PFC产品阵容及后续产品(图1),使电源设计人员能够不断地开发高能效的电源方案。其中,安森美半导体最新推出的NCP1611 PFC控制器采用创新的电流控制频率反走(Current Controlled Frequency Foldback,CCFF)方法驱动PFC升压级,功率因数接近1,高驱动能力为-500 mA / +800 mA,Vcc范围从9.5 V到35 V,具有非闭锁和过压保护、电压检测、软起动和过流限制等功能。


图1:安森美半导体的PFC产品阵容。

NCP1611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器适用于AC-DC适配器、平板电视及照明镇流器及其它中功率离线应用的升压预转换器。该控制器采用正待批专利的CCFF架构。在这种模式下,当电感电流超过可编程值时,电路运行在CrM模式下。当电流低于这个预设水平,电流为零(null)时,NCP1611可线性降低频率至大约20 kHz。CCFF可最大限度提高额定负载和轻负载效率。特别是,可将待机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该控制器具有一系列强大的保护功能,可妥善处理各种电源工作和故障条件。NCP1611拓展了传统CrM PFC控制器的优势。图2是NCP1611典型应用电路图。


图2:NCP1611典型应用电路图。

作为增强型PFC控制器,NCP1611采用电流控制频率反走CrM模式及跳周期模式,可优化整个负载范围内的效率,实现更好的轻负载效率,以及非常强大的安全特性。

NCP1611独特的关键特性包括:动态响应增强器用于提供快速的线路/负载瞬态响应;宽Vcc范围最高达35 V,带门电压钳位功能;启动电流典型值为20 µA,最高50 µA(A版本Vcc启动电压10.5 V;B版本为17 V);线路范围检测功能调节及优化环路增益;A版本提供软启动功能,B版本能使用较小Vcc电容,易于启动;谷底导通功能利于提供最佳能效及产生极低电磁干扰(EMI)。

 

 

 


在安全性方面,NCP1611具有Vcc欠压锁定(UVLO)及线路输入欠压(BO)保护;在电感饱和或旁路二极管短路条件下提供过流保护(OCP);输出过压保护(软OVP及快速OVP)及欠压保护(UVP);反馈开路关闭及接地开路故障监控;以及过热关闭。图3所示是NCP1611的稳压工作情况。


图3:NCP1611的稳压工作。

此外,NCP1611还具有其它特性,如快速负载瞬态特性、最大Vcc为35 V的内部14 V门电压钳位、顺利启动运行软启动(A版)、强大的开路和引脚短路保护、热关断等。NCP1611还可以实现稳压工作,轻易解决开路及短路引脚故障,提升安全性;即使是在接地引脚开路的条件下该元件也可受到保护。

由于具备了上述优异的特性,NCP1611的市场及应用主要涵盖大型平板电视、电脑电源、高功率适配器、LED照明和镇流器,以及功率大于300 W的PFC应用。

CCFF架构详解及与CrM架构比较

如图3所示,安森美半导体开发的CCFF架构的定时器仅控制死区时间,利用定时器对应电流电平调节死区时间,反走频率限制为>20 kHz,具有市场上领先的性能。

图4:电流控制频率反走(CCFF)架构。

具体讲,CCFF架构具有固定导通时间控制和频率反走特性。在大电流时,电路以临界导电模式工作。小电流时(重负载时接近线路过零点,轻载时位于全部正弦方波),因此,磁芯复位后下一个周期并不会立即启动;相反,定时器开始调节死区时间;电流越小,定时器持续时间(死区时间)越长;定时器持续时间取决于大小;定时器仅控制死区时间(不控制开关周期/关闭时间)。由于死区时间不受电流周期时长变化的影响,因此可以毫不犹豫地进行谷底导通。


图5:演示板能效比较(红色:带跳周期模式的CCFF;绿色:关闭跳周期功能的CCFF;紫色:CrM)

 

 

 


采用CCFF控制架构,最大的好处莫过于提升能效。采用传统CrM(临界导电模式)/BCM(边界线导电模式),在负载降低时,开关频率上升;负载极低时,控制器可能进入“跳周期模式”,滋生可听噪声。而采用CCFF控制架构,可以在负载降低时降低开关频率,减小功率损耗;在轻载时,控制器可以钳位高于可听噪声频段的较低频率;负载极低时,则采用跳周期模式工作(可以轻易关闭)。因此,这种谷底导通可进一步提升能效,减小电磁干扰。图4比较了基于NCP1611CCFF PFC及传统CrM PFC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能效。由图中可见,在10%轻载条件下,基于带跳周期模式的NCP1611的演示板的能效高达近97%(关闭跳周期模式下也达近96%),而基于传统CrM架构的演示板能效仅为近87%,相关近10%。可见NCP1611在提升电源轻载能效方面表现尤为优异。

小结:


NCP1611 PFC控制器采用新颖及正待批专利的控制技术——电流控制频率反走,以临界导电模式/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工作,并带有谷底开关,可在宽工作电源范围下提供极佳能效,在宽负载范围下可提供高功率因数及良好的总谐波失真(THD)性能。这种新颖的PFC控制器与传统CrM PFC控制器相比,具有更高的故障处理能力、更佳的瞬态响应,可灵活支持不同偏置情形。值得一提的是,NCP1611 PFC控制器专门进行了优化,尤其适合平板电视、电源适配器、高能效计算机电源及LED驱动器电源等应用。
相关资讯
从32%到14%!西门子并购Excellicon破解芯片流片困局

在全球半导体设计复杂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时序收敛已成为芯片流片成功的关键挑战。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公司于2025年5月宣布与美国EDA初创企业Excellicon达成收购协议,旨在通过整合后者在时序约束开发、验证及管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强化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链的完整性与竞争力。此次并购标志着西门子EDA向全流程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延伸,其产品组合将覆盖从约束文件编写到物理实现的完整闭环。

英飞凌、纳微半导体入局,英伟达HVDC联盟剑指下一代AI数据中心标准

随着生成式AI模型的参数量突破万亿级别,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需求正以每年30%的速度激增。传统54V直流配电系统已逼近200kW的物理极限,而英伟达GB200 NVL72等AI服务器机架的功率密度更是突破120kW,预计2030年智算中心机架功率将达MW级。为此,英伟达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联合英飞凌、纳微半导体(Navitas)、台达等20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正式成立800V高压直流(HVDC)供电联盟,旨在通过系统性技术革新突破数据中心能效瓶颈。

从分销龙头到智造推手:大联大如何以“双擎计划”重构半导体生态价值链?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深度变革与工业4.0深化阶段,大联大控股以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的双重引擎,再度彰显行业领军地位。据Brand Finance 2025年5月9日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大联大品牌价值同比提升12.3%,排名跃升至第218位,连续三年实现位次进阶。这一成就不仅源于其在亚太分销市场28.7%的占有率(ECIA数据),更与其“技术增值+场景赋能”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面对工业数字化万亿规模市场机遇,公司通过深圳“新质工业”峰会推动23项技术合作落地;凭借MSCI连续三年AA级ESG评级,构建起覆盖绿色供应链与低碳创新的治理架构;而在汽车电子赛道,则以“生态立方体”模式缩短技术创新产业化周期。随着“双擎计划”的启动,这家半导体巨头正以全链协同之势,重塑智造升级的技术底座与商业范式。

AMD对决NVIDIA:Radeon AI Pro R9700能否撼动RTX 5080的市场地位?

2025年5月21日,AMD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正式发布首款基于RDNA 4架构的专业显卡Radeon AI Pro R9700,标志着其在AI加速领域的全面发力。该显卡采用台积电N4P工艺打造的Navi 48芯片,晶体管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1.51亿个,相较前代提升31%。凭借32GB GDDR6显存、1531 TOPS的INT4算力及四卡并联技术,R9700瞄准AI推理、多模态模型训练等高负载场景,直接挑战NVIDIA在专业显卡市场的统治地位。

革新电流传感技术:TMR电流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市场蓝海分析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及智能电网领域,电流检测的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与能效表现。传统霍尔(Hall)电流传感器因温漂大、响应速度慢等缺陷,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场景需求。多维科技(Dowaytech)基于自主研发的隧道磁电阻(TMR)技术,推出了一系列高精度、低温漂、高频响的电流传感器,成为替代传统方案的革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