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耗成本均降半 首款Intel工艺22nmFPGA诞生

发布时间:2012-04-25 阅读量:123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ynthia Li

 Achronix的高端视点:
       * Speedster22i 功耗和成本仅为28nm高端FPGA的一半 
       * Speedster22i 集成业界最好的、经芯片验证过的硬核IP
Achronix的发展趋势: 
       * Speedster22i 有针对不同目标应用的两个产品系列 
       * 提供强劲的第三代ACE设计工具 
       * 加强中国市场服务,提供全面的FAE支持

当Xilinx与Altera正在28nm节点相战甚酣的时候,Achronix从半路杀出,宣布其首款22nm技术工艺 FPGA问世。在得到Intel最先进的22nm工艺生产线的首次开放代工之后, Achronix的Speedster22i 带来了震撼性的惊喜:新22nmFPGA器件的功耗和成本只有28nm高端FPGA的一半。

日前, Achronix 半导体公司来华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Speedster22i HD和HP产品系列的细节。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Blake和中国区销售总监罗炜亮(Eric Law)向电子元件技术网记者详细介绍了产品的相关情况。

 

 

“Speedster22i FPGA产品是业内唯一针对应用的高端FPGA,功耗和成本均仅为28nm高端的FPGA的一半,且简单易用,可显著提高设计效率。” Robert Blake表示:“这些优势得益于Achronix不寻常的策略:采用Intel领先的22nm FinFET工艺技术;针对特定市场通讯和测试方面的应用;并使用业界最好的硬核IP及辅助设计软件。”

              Robert Blake和Eric Law介绍Speedster22i是业界最高密度和最高性能的FPGA    
          Robert Blake和Eric Law介绍Speedster22i是业界最高密度和最高性能的FPGA

功耗和成本仅为28nm高端FPGA的一半

“这种将英特尔22nm工艺的领先性,与我们在内核结构及面向目标应用的嵌入式硬IP这两个方面的创新相结合,意味着我们的客户将拥有一种高端的FPGA解决方案,其功耗和成本都为具有竞争性FPGA产品的一半。”Robert Blake介绍说。

对于目标应用,嵌入式硬核IP消耗的功率比在通用FPGA的可编程结构中执行相同功能要少90%。此外,由英特尔的22nm FinFET工艺所提供的创新可少耗达50%的功率,同时比构建在28nm平面工艺上的晶体管快接近40%。对于HD系列器件,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带来了比主流FPGA低出最高可达50%的总功率消耗。 
               Speedster22i FPGA产品仅消耗28nm高端的FPGA一半的功率
                          Speedster22i FPGA产品仅消耗28nm高端的FPGA一半的功率

集成业界最好的、经芯片验证过的硬核IP

“我们差异化战略的一部分是集成同类中最佳的、经芯片验证过的IP。” Achronix创始人兼董事长John Lofton Holt表示:“例如,除了英特尔22nm工艺所提供的巨大的功耗和性能优势之外,我们的Speedster22i器件还充分发挥了一整套业界领先的I/O接口技术、核心技术的和由英特尔开发的封装IP。这帮助我们获得以前无法达到的性能和信号完整性新高度,并同时减少我们的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

               Speedster22i器件中集成了同类中最佳的、经芯片验证过的硬核IP
                   Speedster22i器件中集成了同类中最佳的、经芯片验证过的硬核IP

Speedster22i器件是首批包括内置端到端、硬核IP接口协议功能的FPGA,其硬核IP包括完整的I/O协议栈,可用于 10/40/100G、Interlaken、PCI Express gen1/2/3和用于2.133Gbps DDR3的内存控制器。在其他的FPGA中,这些功能都由可编程阵列来实现,使时序收敛具有挑战性并要求占用可编程阵列中高达50万个的等效查找表(LUT)。这给传统的FPGA设计增加了大量的成本和功耗,而在Speedster FPGA产品中它们都是基本的连接。此外,嵌入式硬核IP消除了采购、集成和测试这些功能相应的软核IP成本。

下页内容:不同目标应用的产品系列、强劲的第三代ACE设计工具、中国市场的FAE支持

 


提供针对不同目标应用的两个产品系列

针对不同目标应用,Speedster22i推出两个不同的产品系列——共享相同I/O功能和硬核IP的产品系列HD和HP。两个系列都充分发挥了Achronix的CAD Environment (ACE) 开发平台,它为开发工程师提供了一种方便和熟悉的工具环境。 
                      Speedster22i HD和HP两个共享相同I/O功能和硬核IP的产品系列
                               Speedster22i HD和HP两个共享相同I/O功能和硬核IP的产品系列

HD系列:HD系列FPGA是一系列基于同步的FPGA产品,它们将密度最高的FPGA与最低的功耗结合在一起。在HD系列中有四个成员,其中最大的器件拥有170万个有效的查找表和144Mb嵌入式RAM。此外,还带有最多可达16个28Gbps的高速收发器(SerDes)、64个12.75Gbps的SerDes和960个通用2.133Gbps的I/O,HD系列提供了业界最高的I/O带宽,这是高端交换机和桥接应用的关键。

HP系列:HP系列FPGA产品利用了Achronix拥有专利的picoPIPE ™自定时钟体系结构,且可运行在高达1.5 GHz的主频上,比基于同步的FPGA快3到4倍。Speedster22i HP FPGA产品专为前馈数据流和DSP应用获得最大性能而设计。HP系列有两款产品,其中最大的器件拥有25万个查找表和64 Mb的嵌入式RAM 。

提供强劲的第三代ACE设计工具

EDA软件的成熟度是FPGA能否成功应用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一点,Achronix显得信心十足。“我们功能强大且可靠的ACE设计工具现已进入第四代,使时序收敛更加轻松。我们强大的设计工具、内核性能优势和嵌入式硬核IP组合在一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时序收敛犹如按下按钮般容易。” Achronix市场营销副总裁Steve Mensor说。

HD和HP两个系列都由Achronix成熟的和易于使用的ACE设计软件4.2版本提供支持,该软件现已可供货。ACE是唯一构建在业界标准的Eclipse平台开源平台上的FPGA设计工具,使ACE对曾经使用过构建于Eclipse平台的其他任何设计工具的工程师都简单易学。

加强中国市场服务,提供全面的FAE支持

Robert Blake表示,Achronix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这也是为什么选择在中国发布Speedster22i新产品,以及邀请Eric Law担任中国区销售总监的原因。Eric Law曾经在Altera公司工作了 13 年,并帮助该公司在亚洲业务的增长了数倍。“中国的通讯、网络和数字处理市场,与我们产品的高端定位非常符合。在价格和性能上的优势,有利于我们进入中国。” Robert Blake说,“相信中国会成为我们最大的一部分市场”。

为确保Speedster22i顺利达产并确保对其早期客户的全面支持,Achronix推出了一个早期合作者计划,以帮助客户很容易地从传统的FPGA转移到Speedster 22i。早期合作者计划包括评估板、 现场培训和技术支持。现在Achronix已经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深圳市亚克尼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方面会有专门的FAE支持。 Eric Law表示,Achronix会扩大在中国的FAE队伍,确保给中国客户最好的服务。

HD1000 的工程样片将在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发货。HD1000是业内最大的FPGA,带有超过100万个有效LUT和84Mb的嵌入式RAM。其余的HD和HP器件将在未来12个月内推出。 
 

相关资讯
从32%到14%!西门子并购Excellicon破解芯片流片困局

在全球半导体设计复杂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时序收敛已成为芯片流片成功的关键挑战。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公司于2025年5月宣布与美国EDA初创企业Excellicon达成收购协议,旨在通过整合后者在时序约束开发、验证及管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强化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链的完整性与竞争力。此次并购标志着西门子EDA向全流程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延伸,其产品组合将覆盖从约束文件编写到物理实现的完整闭环。

英飞凌、纳微半导体入局,英伟达HVDC联盟剑指下一代AI数据中心标准

随着生成式AI模型的参数量突破万亿级别,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需求正以每年30%的速度激增。传统54V直流配电系统已逼近200kW的物理极限,而英伟达GB200 NVL72等AI服务器机架的功率密度更是突破120kW,预计2030年智算中心机架功率将达MW级。为此,英伟达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联合英飞凌、纳微半导体(Navitas)、台达等20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正式成立800V高压直流(HVDC)供电联盟,旨在通过系统性技术革新突破数据中心能效瓶颈。

从分销龙头到智造推手:大联大如何以“双擎计划”重构半导体生态价值链?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深度变革与工业4.0深化阶段,大联大控股以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的双重引擎,再度彰显行业领军地位。据Brand Finance 2025年5月9日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大联大品牌价值同比提升12.3%,排名跃升至第218位,连续三年实现位次进阶。这一成就不仅源于其在亚太分销市场28.7%的占有率(ECIA数据),更与其“技术增值+场景赋能”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面对工业数字化万亿规模市场机遇,公司通过深圳“新质工业”峰会推动23项技术合作落地;凭借MSCI连续三年AA级ESG评级,构建起覆盖绿色供应链与低碳创新的治理架构;而在汽车电子赛道,则以“生态立方体”模式缩短技术创新产业化周期。随着“双擎计划”的启动,这家半导体巨头正以全链协同之势,重塑智造升级的技术底座与商业范式。

AMD对决NVIDIA:Radeon AI Pro R9700能否撼动RTX 5080的市场地位?

2025年5月21日,AMD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正式发布首款基于RDNA 4架构的专业显卡Radeon AI Pro R9700,标志着其在AI加速领域的全面发力。该显卡采用台积电N4P工艺打造的Navi 48芯片,晶体管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1.51亿个,相较前代提升31%。凭借32GB GDDR6显存、1531 TOPS的INT4算力及四卡并联技术,R9700瞄准AI推理、多模态模型训练等高负载场景,直接挑战NVIDIA在专业显卡市场的统治地位。

革新电流传感技术:TMR电流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市场蓝海分析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及智能电网领域,电流检测的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与能效表现。传统霍尔(Hall)电流传感器因温漂大、响应速度慢等缺陷,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场景需求。多维科技(Dowaytech)基于自主研发的隧道磁电阻(TMR)技术,推出了一系列高精度、低温漂、高频响的电流传感器,成为替代传统方案的革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