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议题:
* 2012创新方案开发者论坛精彩笔录
本文整理自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工程副总裁 常军锋在2012平板电脑与移动互联开发者论坛上的演讲。
大家好!我是深圳艾科创新电子公司的常军锋,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智能生活”--推动汽车电子的新动力。下面我分下面几个方面给大家交流一下。
现在汽车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如果说要有一辆汽车的话,那么我们将来会需要什么东西呢?我们可能需要一个主动导航,比如说我们走到一个地方,可以通过主动语言说您要到哪里,然后它会主动避开我们的繁忙路段或者说其他所要的需求,另外您所需要的很新鲜的生活,就像家庭一样的舒适生活。更重要的是汽车的安全问题,比如说我们平常的交通事故什么这样那样,我们尽量在方面避免。这些东西都需要汽车电子的支持,那什么是汽车电子呢?
汽车电子主要分两大部分,主要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信息网络系统,这里面其中包括发动机的品牌,发动机装置,底盘控制还有车载的电话、导航等一些东西。
汽车电子我们到现在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从汽车开始以及独立部件然后多控制系统然后到现在的网络一体化的实现,这是我们国内一个芯片设计和方案设计商还有汽车整机商所关注的事情。国家突出了节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主要强调的是新动力。
另外我们平板电脑还有智能手机的一系列发展,使我们智能生活带到车上来。我们目前据统计,目前所用的汽车电子成本已经占汽车整车成本的30%,预计截止到2015年汽车电子成本可以占整车成本的40%或者以上,这就是为我们目前国产的芯片也好方案也好,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下一个十年主要是全球化趋势没有变化,中国如果想从汽车生产大国变成强国,我们的核心地位就要围绕汽车电子。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目前国际大环境,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比重越来越大,这个就从而避免了我们在机械方面落后德国、日本的弱势。第二个发动机,发动机我们大家都熟悉,深圳的比亚迪,我们从混合动力、电动动力等应用方面避开目前传统方面的弱点。车身电子: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融合,汽车开始向着安全、节能、环保、网络化、多媒体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我们在高端CPU、多媒体、通讯、网络、导航方面已经不再落后国外先进水平。底盘电子:这个方面是我们汽车自主研发的一个薄弱环节,但是目前国家在这个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
这是我们汽车电子发展的趋势图,我们目前是到了第二阶段,我们未来时间就人车信息的平台,就实现我们的主动导航,然后还有一些主动诊断、信息诊断等一系列的方面,目前车网融合我们所需要的宽带互联中国都在积极发展。
那我们车载信息终端的话,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是两方面,一个是信息系统,一个是娱乐系统,信息系统就是目前涉及到安全和导航还有急救、诊断等这一系列的事情,娱乐可能和我们现在的手机等这一系列的平台要求一致。
那看一看最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2012年2月,深圳汽车保有量200万,内地城市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深圳汽车9年增长10倍,2012年3月,汽油价格再次上涨,93#价格为8.37,97#价格为9.07,2011年7月,中国第九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上天,12月份,国家新闻办发言人宣布北斗卫星正式投入服务,日本电子产业的发展方向在3.11大地震之后出现了很大的转变,这一趋势在CEATEC Japan 2011展会上就已经体现的相当明显。厂商们不约而同将焦点集中在“智能生活”和“新能源”主题,积极寻求智能化的产品与技术。
从保护环境来说,要求汽车强制安装先进的发动机管理系统、电子控制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再就是安全, 安全是汽车行业最关键的问题,整个汽车行业的目标当然是零受伤和零死亡人数。防抱死控制系统ABS、驱动防滑系统ASR、制动力分配装置EBD、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电子稳定程序ESP、驾驶员监测系统、轮胎压力检测系统TPMS等功能。未来的智能保护系统将安全带、气囊、乘员感知系统和碰撞预测系统集成在一起,在实际碰撞发生之前就能够预知碰撞的发生。这种技术能够使气袋在撞击的时候已经被充满了气体。舒适环境:各种智能家具生活电子应用在汽车上,使汽车的乘坐环境更加舒适。再就是公共服务网络化,具备了智能交通、智能诊断、智能导航、娱乐、办公、网络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使汽车步入了数字化时代。
艾科创新于2000年创立,一直从事于多媒体芯片的研发,从2006年开始致力于车载多媒体信息终端核心芯片研发,先后成功量产三代汽车电子芯片。
这是我们第一代的汽车电子芯片,
这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汽车多媒体,主要体现了集成度,对汽车电子开发统计所需要的一些功能的集成,包括对我们目前的视频需求,目前因为支持到多媒体播放,实现了我们车载方面的需要。
我们目前正在开发所需要实现的产品就是双核的芯片,还有全高清的解码包括编码,可以实现汽车的车载行车进程,包括3D加速还有集成,使它操作起来更加灵活,包括我们目前车载所需要的双核显示。基本上现在和国际上目前几家大公司芯片的规模,已经是不相上下。
我们作为一个国产的车载经营商,我们如何和国际竞争,我们目前主要是配合目前运营积累在市场方面、GPS方面的积累,形成一个好的方案。第二,我们可以直接提供TPA还有方案设计。第三,我们还可以提交方案,提交完整的开发包加快二次开发。
今天我基本上就讲到这儿,因为车载电子和目前平板电脑的话还有一定的差别,就是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安卓(Andriod)系统是否能够成为车载电子软件系统的主力?第二,车载电子发展趋势是否必须紧跟消费类电子(例如MID)的步伐?谢谢大家!
本文整理自 2012平板电脑与移动互联开发者论坛 的演讲内容,欲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