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总线应用指南及选型维护

发布时间:2012-04-18 阅读量:204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RS485总线介绍
    *  RS485总线典型电路介绍
    *  隔离型RS485总线典型电路介绍
    *  RS485总线保护电路
    *  RS485线路的选型及维护

相关下载: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6489

RS485是一种常见的串行总线标准,广泛应用于短距离通信及多节点工作系统中。本文以实用的角度介绍隔离型和非隔离型RS485总线的应用,并且介绍RS485总线的保护电路、选型及维护。

一、RS485总线介绍
RS485总线是一种常见的串行总线标准,采用平衡发送与差分接收的方式,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在一些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的时候,RS485总线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总线。而且在多节点的工作系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RS485总线典型电路介绍
RS485电路总体上可以分为隔离型与非隔离型。隔离型比非隔离型在抗干扰、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更出色的表现,但有一些场合也可以用非隔离型。我们就先讲一下非隔离型的典型电路,非隔离型的电路非常简单,只需一个RS485芯片直接与MCU的串行通讯口和一个I/O 控制口连接就可以。如图1所示:

图1、典型485通信电路图(非隔离型)
当然,上图并不是完整的485通信电路图,我们还需要在A 线上加一个4.7K 的上拉偏置电阻;在B 线上加一个4.7K 的下拉偏置电阻。中间的R16是匹配电阻,一般是120Ω,当然这个具体要看你传输用的线缆。(匹配电阻:485整个通讯系统中,为了系统的传输稳定性,我们一般会在第一个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加匹配电阻。所以我们一般在设计的时候,会在每个节点都设置一个可跳线的120Ω电阻,至于用还是不用,由现场人员来设定。当然,具体怎么区分第一个节点还是最后一个节点,还得有待现场的专家们来解答呵。)TVS 我们一般选用6.8V 的,这个我们会在后面进一步的讲解。RS-485标准定义信号阈值的上下限为±200mV。即当A-B>200mV 时,总线状态应表示为“1”;当A-B<-200mV 时,总线状态应表示为“0”。但当A-B 在±200mV 之间时,则总线状态为不确定,所以我们会在A、B 线上面设上、下拉电阻,以尽量避免这种不确定状态。

三、隔离型RS485总线典型电路介绍

在某些工业控制领域,由于现场情况十分复杂,各个节点之间存在很高的共模电压。虽然RS-485接口采用的是差分传输方式,具有一定的抗共模干扰的能力,但当共模电压超过RS-485接收器的极限接收电压,即大于+12V 或小于-7V 时,接收器就再也无**常工作了,严重时甚至会烧毁芯片和仪器设备。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通过DC-DC 将系统电源和RS-485收发器的电源隔离;通过隔离器件将信号隔离,彻底消除共模电压的影响。实现此方案的途径可分为:

(1)传统方式:用光耦、带隔离的DC-DC、RS-485芯片构筑电路;
(2)使用二次集成芯片,如ADM2483、ADM2587E 等。

传统光电隔离的典型电路:(如图2所示)

 

图2、光电隔离RS485典型电路

图中我们以高速光耦6N137为例(当然只是示意图)来说明一下隔离型RS485电路。VDD 与VCC485 是两组不共地的电源,一般用隔离型的DC-DC 来实现。通过光耦隔离来实现信号的隔离传输,ADM487 与MCU 系统不共地,完全隔离则有效的抑制了高共模电压的产生,大大降低了485 的损坏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但也存在电路体积过大、电路繁琐、分立器件过多、传输速率受光电器件限制等缺点,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隔离型RS485器件来实现隔离传输:(如图3所示)


图3、隔离型RS485芯片ADM2483应用图
ADM2483是ADI 推出的隔离型485芯片,SOW-16封装,内部集成了一个三通道的磁隔离器件和一个半双工485收发器,2500V 隔离电压、传输速率500K、共模电压抑制能力25KV/μS。但此电路仍需双电源供电,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电路体积过大的问题。(一般我们会在7脚接4.7K--10K 的上拉电阻)完全隔离型RS485器件实现隔离传输:(如图4所示)

 




图4、完全隔离型RS485/422芯片ADM2587E 应用图

ADM2587E 是ADI 继ADM2483之后,推出的单电源隔离型485芯片。SOW-20封装,2500V 隔离电压,全/半双工、传输速率500K、共模电压抑制能力25KV/μS、±15KV的ESD 保护。适合用于工控、电力、仪表、安防等各种485隔离场合。

四、RS485总线保护电路

隔离虽然能有效的抑制高共模电压,但总线上还会存在浪涌冲击、电源线与485线短路、雷击等潜在危害,所以我们一般会在总线端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一般我们会在VA、VB 上各串接一个4~10Ω的PTC 电阻,并在VA、VB 各自对地端接6、8V 的TVS管,当然也可用普通电阻与稳压二极管代替。更多的还可以加热保险丝、防雷管,不过并不是说这些加的越多越好,具体要看实际应用,如果这些保护太多的话,也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点数,与通信稳定性。

五、485应用的一些小经验

1、收发时序不匹配:
485是半双工的通信,收发转换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一般在收发转换之间,和每发送完一帧数据之后,都要有相应的延时,如果出现收发不正常、或第一帧数据之后就出现误码现象,则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下延时时间,以观问题是否解决。

2、R0接上拉电阻:
异步通信数据以字节的方式传送,在每一个字节传送之前,先要通过一个低电平起始位实现握手。为防止干扰信号误触发RO(接收器输出)产生负跳变,使接收端MCU 进入接收状态,建议RO 外接10kΩ上拉电阻。

3、合理选用芯片。
例如,对外置设备为防止强电磁(雷电)冲击,建议选用TI 的75LBC184等防雷击芯片,对节点数要求较多的可选用SIPEX 的SP485R。此外经我们实验发现,ADI 的非隔离型485芯片ADM487E、隔离型芯片ADM2483、ADM2587在多节点、防雷击方面也有着很好的表现。

六、维护RS-485的常用方法

1)若出现系统完全瘫痪,大多因为某节点芯片的VA、VB 对电源击穿,使用万用表测VA、VB 间差模电压为零,而对地的共模电压大于3V,此时可通过测共模电压大小来排查,共模电压越大说明离故障点越近,反之越远;

2)总线连续几个节点不能正常工作。一般是由其中的一个节点故障导致的。一个节点故障会导致邻近的2~3 个节点(一般为后续)无法通信,因此将其逐一与总线脱离,如某节点脱离后总线能恢复正常,说明该节点故障;

3)集中供电的RS-485 系统在上电时常常出现部分节点不正常,但每次又不完全一样。这是由于对RS-485 的收发控制端TC 设计不合理,造成微系统上电时节点收发状态混乱从而导致总线堵塞。改进的方法是将各微系统加装电源开关然后分别上电;

4)系统基本正常但偶尔会出现通信失败。一般是由于网络施工不合理导致系统可靠性处于临界状态,最好改变走线或增加中继模块。应急方法之一是将出现失败的节点更换成性能更优异的芯片;

5)因MCU 故障导致TC 端处于长发状态而将总线拉死一片。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对TC 端的检查。尽管RS-485 规定差模电压大于200mV 即能正常工作。但实际测量:一个运行良好的系统其差模电压一般在1.2V 左右(因网络分布、速率的差异有可能使差模电压在0.8~1.5V 范围内)。

相关资讯
从分销龙头到智造推手:大联大如何以“双擎计划”重构半导体生态价值链?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深度变革与工业4.0深化阶段,大联大控股以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的双重引擎,再度彰显行业领军地位。据Brand Finance 2025年5月9日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大联大品牌价值同比提升12.3%,排名跃升至第218位,连续三年实现位次进阶。这一成就不仅源于其在亚太分销市场28.7%的占有率(ECIA数据),更与其“技术增值+场景赋能”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面对工业数字化万亿规模市场机遇,公司通过深圳“新质工业”峰会推动23项技术合作落地;凭借MSCI连续三年AA级ESG评级,构建起覆盖绿色供应链与低碳创新的治理架构;而在汽车电子赛道,则以“生态立方体”模式缩短技术创新产业化周期。随着“双擎计划”的启动,这家半导体巨头正以全链协同之势,重塑智造升级的技术底座与商业范式。

AMD对决NVIDIA:Radeon AI Pro R9700能否撼动RTX 5080的市场地位?

2025年5月21日,AMD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正式发布首款基于RDNA 4架构的专业显卡Radeon AI Pro R9700,标志着其在AI加速领域的全面发力。该显卡采用台积电N4P工艺打造的Navi 48芯片,晶体管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1.51亿个,相较前代提升31%。凭借32GB GDDR6显存、1531 TOPS的INT4算力及四卡并联技术,R9700瞄准AI推理、多模态模型训练等高负载场景,直接挑战NVIDIA在专业显卡市场的统治地位。

革新电流传感技术:TMR电流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市场蓝海分析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及智能电网领域,电流检测的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与能效表现。传统霍尔(Hall)电流传感器因温漂大、响应速度慢等缺陷,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场景需求。多维科技(Dowaytech)基于自主研发的隧道磁电阻(TMR)技术,推出了一系列高精度、低温漂、高频响的电流传感器,成为替代传统方案的革新力量。

半导体巨头Wolfspeed深陷债务危机 或启动破产重组程序

全球碳化硅半导体龙头企业Wolfspeed正深陷债务危机漩涡。据路透社、彭博社等多家权威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因未能与债权人就数十亿美元债务达成重组协议,该公司或于未来两周内启动《美国破产法》第11章程序寻求债务重组。受此消息影响,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57%,市值单日蒸发超10亿美元。这场危机不仅暴露了第三代半导体企业在技术商业化进程中的财务风险,更引发市场对碳化硅产业链稳定性的深度担忧。截至发稿,Wolfspeed官方尚未就破产传闻作出正式回应,但此前财报中关于“持续经营能力存疑”的预警已为此次风暴埋下伏笔。

芯片厂商Microchip发起价格攻势 PolarFire系列降价30%抢占边缘计算市场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之际,美国芯片大厂Microchip于5月20日宣布对其PolarFire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SoC(片上系统)产品线实施30%幅度的价格下调。这一战略性定价调整源于EEnews europe披露的内部策略文件,标志着该公司在边缘计算领域发起市场份额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