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车载氢气安全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1-12-19 阅读量:14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分析燃料电池车载氢气安全设计
    *  燃料电池汽车的储氢安全
    *  车载供氢系统的安全措施
解决方案:
    *  液氢方案
    *  气氢方案

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紧张,世界上石油等传统能源面临枯竭的严重考验。同时,由动力机械使用传统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日益威胁到人们的生活,温室气体的排放、酸雨的形成无不与使用传统燃料相关。因此发展为动力机械使用的清洁可替代燃料,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之下开发出了使用清洁能源氢气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这种新能源汽车由氢气和氧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提供动力,氢氧反应这一过程不仅有极高的能量利用效率,而且排放物只有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但是,氢气本身的特性如泄漏性、爆炸性和氢脆等,使得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人们首先关心的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包括储氢安全、车载氢气系统的安全、燃料电池汽车发生碰撞以及发生氢气泄露时的安全等。因此,为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使用,有必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

1 燃料电池汽车的储氢安全


对燃料电池汽车来讲,氢气的存储应当密度高、轻便、安全而且经济。一台装有 24 L 汽油可行驶 400 km 的汽车,行驶同样的距离,靠燃烧方式需消耗 8 kg 氢,靠电池供能则仅需 4 kg 氢。4kg 的氢气在室温和一个大气压下体积为 45 000L,这对汽车载氢是不现实的。目前限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氢气的储存问题。目前比较常用的储氢技术有高压压缩储氢、深冷液化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碳纳米管吸附储氢及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等。

目前大多数燃料电池汽车都采用高压压缩储氢方法,但是要携带足够行驶 400 ~500 km 的高压气态氢,容器必须由能经受住高达70 MPa 压力的复合材料制成。同济大学研制的燃料电池汽车超越 1 号使用的是 20 MPa、50 L 车用压缩氢气铝胆复合气瓶储氢; 大连新源动力研制的燃料电池轿车使用 30 MPa、40 L 车用压缩氢气铝胆复合气瓶储氢; 北京奥运会燃料电池示范车使用 35MPa、140 L 车用压缩氢气瓶储氢; 武汉理工大学的楚天 2 号中巴车使用 20 MPa、汽车用压缩氢气铝胆复合气瓶储氢; 奔驰公司采用车顶设置高压储氢容器储氢。目前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已经通过了 37. 5 MPa 的高压氢罐的相应测试以及生产许可,工作压力可高达68. 9 MPa 的高压氢罐也已经通过了相应的实验。如此高的压力容器,如果发生撞车,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的储氢方式,以减少高压储氢的危险。

液态氢存储具有较高的能量质量比,约为气态时的 3 倍,但液态氢将气态氢冷却到 - 235 ℃才能得到,耗损太大。另外,液态氢难以存储,无法避免蒸发( 每天大约损失 1% ~3%) ,车辆停放时间长时,蒸发的氢就会浪费,因此液态氢存储要求具有良好的绝热措施。德国戴姆勒- 克莱斯勒公司研发的 NECAR 系列和美国通用公司的“氢动一号”都是以液态氢为燃料。

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指在 3 ~ 6 MPa 下让氢与金属结合形成合金,在需要的时候加热使氢化物分解脱氢而得到氢气。这一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但是金属的重量是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与携带的氢相比,金属的重量太大。

选择储氢材料代替高压储氢来满足高储氢密度可减小燃料电池汽车的危险性; 采用氨硼烷储氢可保证在燃料电池操作温度下释放大量氢气以供燃料电池汽车长距离行驶。文献分析了燃料电池汽车采用液氢、高压气氢和金属氢化物储氢 3 种不同储氢方案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液氢方案的加注站安全性、泄漏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方面优于气氢方案,并且在有效载荷与空间、燃料经济性、续驶里程、加速性能和最高车速等实用性方面也好于气氢方案。

虽然人们在储氢材料的选择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这些储氢材料的储氢效率目前还明显低于高压储氢,因此有必要在储氢方式的选择上做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的储氢安全。

2 车载供氢系统的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设计一套安全有效的供氢系统。在燃料电池汽车上,供氢系统一般包括电磁阀、安全阀、溢流阀、热熔栓、手动截止阀、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在内的辅助安全装置,其示意图如图 1 所示。车载供氢系统安全措施应从预防与监控两方面着手。从预防的角度来说,笔者以国内研发的燃料电池中巴车为例,给出了车载供氢安全实例。

 

 


如图 1 所示,燃料电池中巴车随车携带 6 个高压氢气罐,在这些氢气罐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气罐内气体温度,由这些传感器将气罐内气体的温度信号发送到驾驶室仪表盘上,通过气体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外界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例如气体温度突然急剧上升,如排除温度传感器故障之外,则在氢气罐周围可能有火警发生。

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判断气罐中剩余氢气量,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当压力低于某值时可以提示驾驶员加注氢气。其次,驾驶员可根据仪表盘上的压力读数判断氢气罐是否有泄漏发生。

气罐安全阀也对供氢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当气罐中氢气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能通过气罐安全阀自动泄压,例如瓶体温度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升高造成气罐内气体压力上升,当压力超过安全阀设定值时,安全阀自动泄压,保证气罐在安全的工作压力范围之内。

气罐电磁阀通常与手动截止阀联合作用,当电磁阀能正常工作时,手动截止阀处于常开状态,这时电磁阀由直流电源驱动,无电源时处于常闭状态,主要起开关气瓶的作用,与氢气泄露报警系统联动,当泄漏氢气浓度达到保护值能自动关闭,从而达到切断氢源的目的。当气罐电磁阀失效时利用手动截止阀切断氢源,有效避免氢气泄漏。

加气口在加注时与加气机的加气枪相连,以达到加注的目的,同时加气口应具有单向阀以及颗粒过滤功能,应与未遮蔽的电气接头、电气开关和其他点火源保持至少 200 mm 的距离。

单向阀在加气口或供氢管路出现损坏情况下防止气体向外泄漏并提高加气口的使用寿命。

管路电磁阀在给气罐充气时,可有效防止气体进入电池。

减压阀可以将氢气的压力调节到电池所需要的压力。当出现危险时针阀可以将氢气瓶中的残余氢气安全放空。

由于供氢管路内氢气高压流动,因此管路的材质选用不锈钢,耐压要大于 35 MPa。

溢流阀在系统正常工作时,阀门关闭。只有负载超过规定的极限( 系统压力超过调定压力)时开启溢流阀,进行过载保护,使系统压力不再增加( 通常使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比系统最高工作压力高 10% ~20%) 。

过滤阀可防止管路中的杂质进入燃料电池,以免损坏电池。

相关资讯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DigiKey发布《机器人技术探秘》系列:联合Eaton与SICK深入探索机器人自动化新纪元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 2025深圳半导体展9月启幕!全产业链覆盖,超千家龙头集结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超11万人次观展,5723名海外买家到场!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圆满落幕​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

IOTE 2025物联网展开启AIoT生态新纪元:千家展商齐聚,首日超5万观众!

​8月27日,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在8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汇聚超1000家全球展商,涵盖人形机器人、边缘计算、高精度定位、无源物联网、电子纸等前沿领域。开展首日即吸引超5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展现出AIoT融合背景下物联网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