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通数字营造Cadence 16.5技术生态圈

发布时间:2011-11-30 阅读量:10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新闻事件:
    * 科通数字技术公司召开Candence 16.5专题技术研讨会
事件影响:
    * 科通邀请众多合作伙伴营造Cadence 16.5生态圈
    * Cadence 16.5加强科通数字产品线

日前,科通集团旗下的数字技术公司在上海召开Candence 16.5专题技术研讨会,分享其在提升电路设计效率方面的设计经验及解决方案,帮助设计工程师应对电路设计的挑战。自2011年初科通集团获得了 Cadence的授权,在中国分销其PCB设计工具OrCAD和Allegro全线产品后,公司相关资源布局一直再加速。本次活动中,借助 Candence 16.5产品的宣传和推介,科通数字也进一步展示了其合作伙伴网络建设的成果。

Cadence 16.5加强产品线

科通数字技术公司产品经理王其平介绍说,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电路设计的密度越来越大,信号频率和速率也越来越高,而 Cadence公司近期推出了最新的Cadence 16.5版本,开发升级了Allegro & OrCAD企业级设计平台,从而更大地满足了客户越来越复杂的电路设计需求。

据介绍,与以往版本相比,Cadence16.5在产品配置上做了大幅的调整,为不同阶层的用户提供更灵活的配置解决方案,同时将Allegro的众多功 能引入OrCAD,使其功能更强大,价格也更具竞争力。可以说,这一新产品的推出,也使得对工业应用市场为主攻方向的科通数字产品线得到了加强。

王其平表示,首先和其他产品相比,Cadence的PCB EDA产品架构清晰,功能性强,通用性和兼容性更高,未来科通将以汽车电子、通讯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设计难度比较大的公司为主要客户,如外企,大型的国 企,研究所等,科通的分销服务将成为Cadence自有销售网络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补充。Cadence公司研发总监陈兰兵也表示,通过分销商渠道,也 是他们进行市场营销重要的有效手段。据悉,科通获得了Candence全线产品的代理权,而且与其他国内Cadence的授权分销商相比,在业务区域上不 受限制。王其平认为,之所以能够得到原厂如此的“厚爱”,这主要得益于科通的规模、完善的分销网络和技术支持能力。

营造Cadence 16.5生态圈

尽管科通有比较强的实力,但是在此活动中我们也感觉到,他们并不希望这成为自己的“独角戏”,而是邀请了众多合作伙伴加入进来,组成了技术“生态圈”,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实现共赢。

其中,作为合作伙伴的上海库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OrCAD、PSpice、Allegro等Cadence全系列软件销售及技术支持工作,同时 负责OrCAD、PSpice 中国技术支持中心的运营。上海库源电气产品经理王波表示,他们主要提供原理图仿真的服务,汽车电子、医疗、工控,以及消费电子都是他们的目标市场,与科通 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另一家表现活跃的公司索服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PCB设计中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可制造性、散热、以及优化产品成本方面的设计服务,同 时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深入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索服科技PCB设计部经理金宇华介绍,索服更专注于高密度板设计和软件服务上,目前公司的市场主要在华东, 他们也希望随着与科通合作的加深,可以一起联手开拓全国性的市场。

可以预见,科通数字正在尝试一条“好产品+完善生态链”的技术分销商发展之路。

相关资讯
从32%到14%!西门子并购Excellicon破解芯片流片困局

在全球半导体设计复杂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时序收敛已成为芯片流片成功的关键挑战。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公司于2025年5月宣布与美国EDA初创企业Excellicon达成收购协议,旨在通过整合后者在时序约束开发、验证及管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强化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链的完整性与竞争力。此次并购标志着西门子EDA向全流程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延伸,其产品组合将覆盖从约束文件编写到物理实现的完整闭环。

英飞凌、纳微半导体入局,英伟达HVDC联盟剑指下一代AI数据中心标准

随着生成式AI模型的参数量突破万亿级别,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需求正以每年30%的速度激增。传统54V直流配电系统已逼近200kW的物理极限,而英伟达GB200 NVL72等AI服务器机架的功率密度更是突破120kW,预计2030年智算中心机架功率将达MW级。为此,英伟达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联合英飞凌、纳微半导体(Navitas)、台达等20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正式成立800V高压直流(HVDC)供电联盟,旨在通过系统性技术革新突破数据中心能效瓶颈。

从分销龙头到智造推手:大联大如何以“双擎计划”重构半导体生态价值链?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深度变革与工业4.0深化阶段,大联大控股以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的双重引擎,再度彰显行业领军地位。据Brand Finance 2025年5月9日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大联大品牌价值同比提升12.3%,排名跃升至第218位,连续三年实现位次进阶。这一成就不仅源于其在亚太分销市场28.7%的占有率(ECIA数据),更与其“技术增值+场景赋能”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面对工业数字化万亿规模市场机遇,公司通过深圳“新质工业”峰会推动23项技术合作落地;凭借MSCI连续三年AA级ESG评级,构建起覆盖绿色供应链与低碳创新的治理架构;而在汽车电子赛道,则以“生态立方体”模式缩短技术创新产业化周期。随着“双擎计划”的启动,这家半导体巨头正以全链协同之势,重塑智造升级的技术底座与商业范式。

AMD对决NVIDIA:Radeon AI Pro R9700能否撼动RTX 5080的市场地位?

2025年5月21日,AMD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正式发布首款基于RDNA 4架构的专业显卡Radeon AI Pro R9700,标志着其在AI加速领域的全面发力。该显卡采用台积电N4P工艺打造的Navi 48芯片,晶体管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1.51亿个,相较前代提升31%。凭借32GB GDDR6显存、1531 TOPS的INT4算力及四卡并联技术,R9700瞄准AI推理、多模态模型训练等高负载场景,直接挑战NVIDIA在专业显卡市场的统治地位。

革新电流传感技术:TMR电流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市场蓝海分析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及智能电网领域,电流检测的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与能效表现。传统霍尔(Hall)电流传感器因温漂大、响应速度慢等缺陷,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场景需求。多维科技(Dowaytech)基于自主研发的隧道磁电阻(TMR)技术,推出了一系列高精度、低温漂、高频响的电流传感器,成为替代传统方案的革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