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LED背光电源管理经典问答

发布时间:2011-11-23 阅读量:77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探究手机LED背光电源管理的设计需求
    * 学习小尺寸背光荧幕的电源管理存在的技术挑战
解决方案:
    * 依据装置本身的产品特性、大小和效能需求来决定

手机背光是当今LED最大的应用市场之一,由于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价格下滑明显,虽然销售量持续增加,但销售金额并没有明显的成长。尽管如此,5到10 吋手机装置的背光应用仍将是市场成长新动力。

以下由零组件杂志独家专访AnalogicTech应用工程主任 David Brown,探讨LED背光之电源管理设计需求。

大小为 5至 10英吋的TFT LCD荧幕,有哪些应用方式?

David Brown:TFT LCD 荧幕有多种应用方式,包括高阶智能型手机、小型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例如通常为5至9吋的小型DVD播放器)、手持便携式导航装置(PND)、笔 记型计算机、小笔电、平板计算机、手持电玩显示器及电子书阅读器等。

这些应用的电源管理需求有何不同?

David Brown:上述各种应用的电源管理需求都大不相同,且每种特定的装置设计结构皆有其独特的需求。对于每一种装置,设计人员都必须考量电池种类、荧幕大小 和背光LED使用数量。了解系统需求后,还必须权衡LED驱动电路的结构,以及成本与装置的复杂程度,从中取得平衡。所有上述因素都足以决定驱动便携式装 置上背光LED之最佳方法。
LED背光结构主要分为两种,单组串联式电源或多组串联式/并联式电源。单组串联式电源虽然使用较低恒流,但必须将输入电源提升至符合串联式电源的总顺向 电压水平,才可以驱动LED。相反的,多组串联式/并联式LED电源虽然需要更高的恒流来驱动,却降低了高电压的需求。升压转换器需求的差异取决于成本、 复杂程度及能量转换效率(对于使用者而言,相当于充电循环之间的电池寿命)。最终也会依据装置本身的产品特性、大小和效能需求来决定最佳解决方案。

小尺寸背光荧幕的电源管理存在哪些技术挑战?

David Brown:确实存在不少挑战。第一个挑战与第一部份所提到的讨论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在系统需求、电力来源和电路架构之间取得平衡,方可选择适当的LED 驱动电路结构。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依据最终成品,来权衡可用的预算。

另外,大小和高度也造成另一种技术限制。具备高转换频率的电荷帮浦及电感式DC/DC升压解决方案,才可以使用体积更小的外部元件。特别是以电荷帮浦为基 础的LED驱动电路,因为电荷帮浦和并联式LED电源仅需极小的外部电容器,所以会使用并联式LED电源来缩减外部元件的大小。不论是要缩减电荷帮浦还是 电感型解决方案的外部元件大小,最主要的考量还是LED驱动电路的转换频率。

例如,智能型手机通常是比较轻薄短小的装置,因为需要较小的元件,所以可以容许较高的成本。相较之下,笔记型计算机的成本较低廉而且体积较大,有足够的空 间可以容纳较大的元件。

未来高阶手机的主流会是AMOLED吗

David Brown:在小型手持装置方面,AMOLED绝对是锐不可挡的趋势,因为这些装置不论分辨率和色彩重现方面,在所有可能的应用领域都能有卓越的表现。但 由于成本考量,加上市场上供应商不多,目前采用AMOLED为显示器主流的速度已减缓。另外,如果AMOLED面板大于 5吋,则对于大多数便携式产品来说,安装的费用通常就会太过昂贵。

目前市面上已有少数使用AMOLED的装置,而这类产品的显示器尺寸则都落在3至5吋的范围之间。而未来,随着制造商数量增加以及显示器的成本陆续降低, 我认为AMOLED显示器会成为手机应用的主流。

AnalogicTech也早已支援此市场,并主动研究此种显示器技术专用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相关资讯
纳秒级精度!意法半导体发布全球最快GaN栅极驱动器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STDRIVEG610与STDRIVEG611是两款针对高压GaN功率器件设计的半桥栅极驱动器,分别聚焦电源转换与电机控制两大核心场景。

英伟达H20芯片损失80亿美元,中东市场成新增长点​

英伟达(NVIDIA)近日公布了2024财年第一财季财报,尽管销售额超出市场预期,但公司对第二季度的营收展望低于分析师预估,主要受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的影响。该公司预计,由于新规限制其向中国销售高端AI芯片,第二季度营收将减少约80亿美元。

荣耀加码人形机器人研发,加速AI终端生态布局​

5月28日,荣耀终端宣布,其新产业孵化部将进一步拓展机器人领域,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以深化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这一举措标志着荣耀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AI终端生态企业的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从4.5V到38V全覆盖!ET8134如何优化电源设计?

ET8134是一款高效同步降压变换器,专为宽输入电压(4.5V~38V)转低电压(0.923V~12V)应用设计,支持高达3A的持续输出电流。该器件采用先进的ACOT(自适应恒时)控制架构,优化了瞬态响应,并支持PFM/PWM自动切换,确保全负载范围的高效率。此外,ET8134集成了多重保护机制,如输入过压保护(OVP)、逐周期限流、短路打嗝保护等,适用于工业、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高可靠性应用场景。

联电与英特尔深化12nm制程合作,预计2027年量产

5月28日,晶圆代工大厂联电(UMC)举行年度股东大会,首席财务官刘启东透露,公司与英特尔(Intel)合作的12nm制程技术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7年进入量产阶段。这一合作被视为联电拓展先进制程市场的关键布局,旨在满足通信、网络及移动设备等领域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