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28 阅读量:115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利用一个光电双向晶闸管实现ACS交流开关触发电路
今天市场上销售的固态开关采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设计。标准双向晶闸管和无缓冲器的双向晶闸管以及90年代初推出的ACS系列产品是大家最熟悉的固态开关产品,这些开关的导通都是由栅电流触发的,但是,根据所采用的技术或设计,该电流可以是从栅极灌入的电流或者源出到栅极的电流。因此,触发电路必须考虑AC开关类型,然后正确地触发AC开关。对于ACS开关,因为采用硅结构,所以栅电流只能是从栅极灌入。
在某些情况下,控制电路还必须与交流电源电压隔离,例如,当微控制器参考电压与AC开关参考电压不同时,控制电路必须与交流电源电压隔离。当一个新电器采用一个变频器控制3相电机时,如果微控制器连接在直流电压轨上,而且ACS开关以线路电压为参考电压,控制电路就必须与交流电源电压隔离。如果设计人员想要从线路上隔离全部低压电路,控制电路也必须与交流电源电压隔离。这种解决方案通常情况下成本昂贵,因为使用一个绝缘性能良好的用户界面、使所有电子电路都以线路为参考电压的解决方案更简单,控制面板上只有几个按钮的电器设计就属于这种情况。
标准的双向晶闸管触发电路电压隔离解决方案是在双向晶闸管的A2和G端子上串联一个光电双向晶闸管。当然,还需串联一个电阻,以降低光电晶闸管上的栅电流。这种驱动解决方案适合所的双向晶闸管。因此,当双向晶闸管上的电压在导通前是正电压时,正栅极电流触发晶闸管导通,相反,当晶闸管导通前是负电压时,负栅极电流触发晶闸管导通。因此,双向晶闸管在Q1和Q3象限内导通。
如前文所述,ACS开关只能由负电流触发。如果使用光电晶闸管驱动ACS开关,ACS只能在负偏压时导通(因为在负偏压时栅电流是负电流),这将导致ACS开关只能半周期导通。
这种开关模式不适用于大多数应用,但是,有些新应用只需要半周期导通模式。例如,内置一个二极管的咖啡机电泵和洗衣机舱门锁电磁铁,这些应用都只需一个半周期导通操作。
如果线路电压施加到栅极和COM端子上,ACS开关内部P-N结可能会被烧毁,因为该开关的耐击穿电压大约10V。当开关处理瞬变电压或光电晶闸管短路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解决办法是在COM-G结上并联一个低压或高压二极管,或者给光电晶双向闸管串联一个低压或高压二极管(图1)。注意,在第二种情况(光电双向晶闸管串联一个二极管)中,可以用一个阳极连接ACS栅极的反向隔离光电单向晶闸管替代光电双向晶闸管。
图1:采用光电双向晶闸管的半周期ACS开关控制解决方案。
对于家电,大多数负载采用全周期控制模式。为确保ACS开关每个周期都能导通,我们必须修改前面的电路示意图。解决办法是增加一个低压电容,用于在开始正电流导通时施加一个栅极电流。如图2所示,该解决方案还使用两个低压二极管,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1: 光电双向晶闸管导通,电容C充电,直到VGT 为止(~ 0.7 V)。然后,ACS在第3象限导通,IGT 电流小于第2象限的栅导通电流。
2: ACS保持通态,直到下一个零电流交叉点为止。G-COM电压降至-0.7 V,电容C充电。
3: ACS开关电流增强,VG-COM 电压升高,电容C通过G极和COM极放电,并在栅极上施加最大10 mA的峰流,使ACS开关导通。
若想施加更大的栅电流,须选用330 μF左右的电容。
应该注意的是,ACS开关每个周期都将会关断,电容C利用这段时间充电。当端子上的电压超过大约10V时,ACS开关将会导通。因为线路电流没有切断,所以这种特性不会导致EMI干扰过大。因为电容C的原因,线路电流的波形仍然近似正弦波。
这三个电路图还能修改,在电阻R和光电双向晶闸管之间增加一个阻容缓冲电路,可以提高最终开关的抗干扰性,扩大栅脉宽,更好地触发交流开关。
图2:采用光电双向晶闸管的全周期ACS开关控制解决方案。
图3:图2电路的工作曲线图。
燃情落幕!7月30日至8月1日,为期三天的WAIE2025(第六届)全数会智能工业展及大会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1号馆圆满收官。本届展会以“聚焦数字经济,赋能智能工业发展”为主题,成功打造了一场汇聚全球前沿技术与产业智慧的创新盛宴。现场不仅吸引了30000余人次专业观众亲临探索,线上直播观看更突破10万+人次,数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携千余项创新成果震撼亮相,共同擘画了智能工业发展的蓬勃图景。
光学镜头龙头大立光(3008.TW)公布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7月合并营收达54.13亿元新台币,较6月大幅增长31%,同比微降0.1%,创下本年度单月营收峰值。累计前7个月总营收316.65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4%,反映产业链复苏态势。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8月5日发布的最新面板价格数据,持续下跌近半年的电视面板市场在8月上旬迎来关键转折点。数据显示:32英寸、43英寸及50英寸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在本月上旬结束连续6个月的跌势,正式止跌回稳!而大尺寸面板(55英寸、65英寸、75英寸)虽然延续跌势,但跌幅已明显收敛至约1美元。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于8月5日正式发布2024年7月财务数据。数据显示,当月合并营业收入为6138.6亿元新台币,相比6月实现了13.6%的月度提升,较2023年同期增长7.25%,创下历年7月的最高纪录。这一强劲增长主要受到人工智能(AI)领域相关产品的持续需求驱动,同时电脑终端设备与消费智能产品的市场热度同步上升,推动整体业绩超预期发展。管理层预计,随着运营环境优化,第三季度业绩将超越第二季度表现。
8月5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与西安交通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全球首创"一脑多态"架构人形机器人凌枢(LingShu)。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性产品,该机器人在跨场景集群协同作业领域实现技术革新,标志着工业场景智能化应用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