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12 阅读量:156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基于PMOS的充电电路
虽然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品牌众多,但其充电回路大致相同,都采用基于PMOS的充电电路。使用PMOS时易于以较低电压控制其开关,而手机主板上电压多为3V左右,因此能轻松实现开关控制。另外,MOS管是电压型控制器件,相对三极管而言,功耗也小很多。
常见的手机充电电路可分为如下三种:
1、 PMOS+肖特基二极管:MTK和展讯平台采用此种方式。PMOS控制充电的开关和充电电流的大小,肖特基二极管防止电池通过PMOS的内部寄生二极管倒灌电流,且正向导通时其正向压降相对普通二极管要小。
推荐产品:BF9024SPD-M(8Pin)、BF9024SPD-MS(6Pin):主要参数请参考表一。
表一.BF9024SPD系列主要参数
图二. 分离PMOS和二极管
BF9024SPD-M(8Pin)、BF9024SPD-MS(6Pin)是针对此应用的功率器件,如图一。为减少长时间充电时MOS发热,比亚迪微电子在封装上将其底部散热片外露,以便更好散热。不要小瞧此散热片,它不仅能提高充电时散热效率,有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而且能使电池充电更充分。因为MOS内阻是正温度系数,即温度越高时,其内阻越大,在50℃时,温度每上升10℃,其内阻会上升约5%,有此散热片可加速器件散热,使其内阻上升控制在3%以下,在充电时可使电池充电电压比同类产品高出约50mV。
我们记录了BF9024SPD-M在MTK6223平台上应用时,电池电压从2.8V充至稳定的4.185V时的2000多个数据,从约60mA的预充电电流到恒流充电的550mA电流,再到充满时约50mA的脉冲电流的整个过程中,监控的电池电压最终稳定在4.185~4.195之间,请参考图三;当用USB端口充电时,满充时电池电压稳定在4.188V,请参考图四。整个充电过程中,电池满充电压一致性非常好,且整个充电曲线一致性也非常好。
图三. BF9024SPD-M应用于MTK6223平台充电曲线—适配器充电
图四. BF9024SPD-M应用于MTK6223平台充电曲线—USB端口充电
由于BF9024SPD-M与BF9024SPD-MS底部散热片与PMOS的漏极(D极)、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K极)相连,在设计时不能作为GND或与其它信号线相连。请在PCB Layout时,注意其底部不要有接地PAD或其它信号走线,对应Layout,请参考下图五、六。
图五. BF9024SPD-M Layout参考
图六. BF9024SPD-MS Layout参考
此两产品已被展讯平台认证,您可参考展讯的原始参考设计BOM。
在低成本应用中,可使用分离的MOS管和肖特基二极管来代替集成器件,如图二。BF92301P的小封装能满足您此类设计需求,其主要参数请参考表二。
2、 PMOS+ PMOS:TI和部分MTK平台、双电池平台中采用这种方式。此种应用是PMOS+肖特基二极管应用的改良。在PMOS+肖特基二极管应用的充电回路中,肖特基二极管因持续导通会占用0.4V以上的压降,而将肖特基二极管换为PMOS管后,因MOS的导通内阻非常小,压降可大幅降低,从而保证USB端口或外接5V基准电压在经充电回路损耗后仍能有足够高于单节锂电充电所需电压。
推荐产品:BF9024DPD-MS,主要参数,请参考表二。
随着手机主板越来越小,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人们希望手机或数码产品一次充电后能使用更长的时间。在此需求下,衍生出了双电池的应用。双PMOS在双电池的应用中能很好的利用其极低的导通压降和电流单流向易控性来实现。
3、 PNP管+PMOS:Qualcomm平台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方式。PNP管用于控制充电的开关和充电电流的大小,PMOS则作为开关元件实现充电回路的连通和切断。
推荐产品:BF92301P,主要参数,请参考表二。
表二. BF92301P和BF9024DPD-MS主要参数
在各平台供应商产品不断更新下,手机充电管理应用中,PMOS+肖特基二极管的外部电路始终是最简洁、可靠的选择之一。从展讯的6600L到6600L6、6600L7、6610K,一直采用此方式作为充电设计。至于联发科目前极力推广的新平台MTK6253,除其本身含有的电源管理部分外,在其外部电路中将过压保护(OVP)、恒流等功能集中在一起,形成二次保护。当然,这种做法,在联发科早期的设计中也出现过,即采用PMIC(Power Management IC)来专门处理电源部分。但随着应用技术的成熟,手机适配器的输出接口统一,其输出电压(5V±5%)能做到和标准USB接口完全一致,一些有研发实力的设计公司已经将PMOS+肖特基二极管应用到MTK6253平台上,只不过在外部电源输入部分再加一稳压二极管,从而极大的节约电源管理部分成本。
本文小结
常见充电电路中,PMOS是应用中关键器件,其品质、性能直接影响充电发热量及充电时间长短。比亚迪微电子的MOS产品,经历多年市场的锤炼,无论产品品质、价格、交期及产品技术支持,都得到良好提升。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期发布的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呈现显著收入增长,总收入达1000亿美元以上,同比提升10%。这一数据创下了自统计以来第二季度的收入新高峰。尽管出货量仅同比增长3%,不足总量的显著跃升,但市场动能源于平均售价(ASP)的大幅上涨。报告显示,本季度ASP同比增长7%,达到约350美元的历史高位,反映出消费者对高端设备的强劲需求推动了整体盈利能力提升。这种收入与出货量的差异化增长,突显了市场结构正加速向高端化转变。
美光科技于8月5日推出革命性存储产品矩阵——包含全球首款PCIe 6.0 SSD的9650系列、业界最高密度6600 ION SSD及低延迟7600 SSD。该系列基于自研G9 NAND打造,针对AI数据中心的数据洪流挑战,在性能密度、能效比和延迟控制维度实现技术飞跃。
随着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集中式Zone-ECU架构正逐步取代传统分布式控制系统。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Zone架构在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突破40%(数据来源:Strategy Analytics)。在此背景下,罗姆半导体于2025年8月推出BV1HBxxx系列智能高边开关,为车身控制系统提供关键电子保护解决方案。
全球知名的电子元器件与工业自动化产品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于2025年8月5日正式宣布,开始供应Microchip Technology推出的全新AVR® SD系列8位微控制器(MCU)。该系列MCU专为满足严苛的功能安全与可靠性需求而设计,核心集成了高效的AVR CPU及硬件乘法器,最高运行频率可达20MHz。其目标应用领域明确指向汽车安全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消费类电子设备、安防系统以及医疗仪器等高要求场景。
美国近期推行的全球对等关税政策显著推高进口商品成本。华尔街投行Jefferies最新报告指出,即将于9月上市的iPhone 17系列三款新机型(Pro、Pro Max、Air)预计单价上涨50美元,涨幅达4%-5%。这将是苹果自2019年推出iPhone 11 Pro以来首次价格结构调整,其中Pro版本起售价将历史性突破1000美元心理关口,定价1049美元起,基础款则维持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