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通信信号综合防雷方案

发布时间:2011-07-28 阅读量:182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对铁路站场雷电防护的分析
    *  防雷设计参照标准
    *  直击雷、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解决方案:
    *  避雷针、防雷器的正确使用


相关性阅读:
电源产品的雷击防制技术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9486
信息化设备的防雷技术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7539
陶老师ESD讲座——防雷设计1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2472
陶老师ESD讲座——防雷设计2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2473
防雷设计7大问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2476
雷击和静电保护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44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2464
雷电防护以及ESD、EMI、EMC设计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2475
雷电波侵入通信基站的仿真研究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2610
ESD系统的防雷设计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2873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4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初步查明脱轨原因是D3115次列车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D301次列车追尾。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210人受伤。



遭雷击后失去动力
据当地的目击者张先生说,当时他正在附近路上,听到一声像打雷的巨响,回头一看,两列动车撞了。他立刻就跟附近的居民去救援了。而事发当天,温州市气象台在事故前一小时发布了温州的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据温州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显示,当晚温州市区西部已经出现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有雷雨地区可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和7—9级雷雨大风。

事发当天,上海铁路局(微博)有关人员已经到达现场,称脱轨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后车追尾。

《南方》杂志资深时政记者李焱鑫发微博称,给北方某铁路局动车检修所一工程师打电话,他大致描述了事故原因:D3115次属南昌局管辖,在温州遭遇雷击停车,雷击破坏了列车的信号释放系统,导致铁路无法检测有车停在路轨,D301次属上海局,正常运行,迎头追尾。目前中国动车班次较密,一条铁轨上,车间距离为10分钟路程。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帅斌向早报表示,动车组列车通常使用自动闭塞法行车,由于划分成闭塞分区,可用最小运行间隔时间开行追踪列车,整个区间装设了连续的轨道电路,可以自动检查轨道的完整性,但它仍以固定的空间间隔(闭塞分区)来保障列车行车安全。

“由于采用自动闭塞,(追尾)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这次可能是调度出现了问题,命令没有发到车上,或者死机了没有减速,再或者没有收到地面的指令。” 帅斌表示,动车也和高铁列车一样采用弓网系统供电,弓网系统遭受雷击后列车可能受影响而停车。

 


铁路站场通信信号综合防雷方案

随着现代化的进展,铁路站内设备越来越先进。雷击发生时,雷击放电诱发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经站场电源系统、通信信号传输通道、接地系统及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系统,通过传导、感应的方式损坏站内通信信号设备及网络通信设备,造成损失巨大,直接威胁铁路正常的安全运输生产。

一、对铁路站场雷电防护的分析

铁路站场设备遭受过电压和过电流攻击的途径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传导雷、操作过电压四种。结合站场设备的分布特点及雷电攻击的途径类型,铁路站场雷电防护存在以下特点。
1.铁路站场占地面积较大,站场主要设备(如数字微波通信、车站数字通信分系统、站场广播机、无线列调通信、平面调车通信、信号微机联锁等设备)集中在信号楼、通信楼。信号楼、通信楼的避雷针应能满足对整个信号楼、通信楼区域的保护,有效防止直击雷的袭击。
2.铁路道轨是接受直击雷和传导雷感应雷的良好导体。与道轨连接的相关铁路信号设备,如信号机、轨道电路箱、道岔电动转辙机等,将受到雷击的严重威胁。
3.信号楼微机联锁及通信机房、通讯楼通讯机房等重要区域的户外线路可能遭受到直击雷后,线路中的大电流串入各机房内部,从而引起对内部设备的损坏。当雷雨云之间、雷雨云对大地之间放电时,雷闪电流的高频电磁场对暴露在空间或室内的电源线、信号线、数据线上产生远远超过设备抗电强度的感应雷击过电压,使设备损坏。
4.雷电防护的原则是“等电位”。由于机房存在多类接地系统,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均衡,在雷击发生时,雷电流引起地电位差,造成“地电位反击”,使人员和设备遭受损害。
5.操作过电压引起的危害,如储藏设备的开关、输电线路的短路、周围大容量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工业干扰或操作过电压在电源线上会产生5000~6000V、3KA的浪涌过电压及浪涌电流,它们的窜入也会将信号楼、通信楼内的设备产生很大的破坏后果。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为了提高铁路站场建筑物安全及机房设备及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运行可靠度,整个站场的雷电防护系统一定要有良好的避雷针、下引线和统一的接地网,采取完善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同时必须在车站的供电系统、天馈系统、信号采集传输系统、程控交换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机房接地系统等进行可靠有效的防护,在拦截、分流、均衡、接地、布线、布局等方面作完整的,多层次的综合防护。

基于以上分析,兖州矿业集团铁运处选用了法国先进的法兰西GUERET预放电型避雷针作为直击雷防护避雷针,选用世界一流的德国OBOBETTERMANN系列电源及数据信号防雷器件,对主要机房设备和重要终端进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二、设计参照标准
铁路站场综合防雷的设计主要执行或参照以下标准: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A267-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GB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等。铁路站场雷电防护总的原则是经等电位连接,使过电压(或电流)以最直接的路径尽快泄漏到大地,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电磁兼容防护总的原则是利用室内的金属物有机地构成一个“法拉第笼”,进行接地连接。站场综合防雷设计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达到防御或减轻雷电灾害、提高防雷安全度的目的。

三、直击雷防护
(一)避雷针
普通避雷针,通常即为一根铁棒,将端部磨尖,通过接地引下线将地电位(通常认为零电位)引至针尖,利用针尖的高度(比被保护物高出许多),比被保护物优先产生上行先导,与雷云的下行先导相遇,从而达到引雷入地的效果,保护其它建筑物免受雷击的侵害。

预放电型避雷针利用了雷云产生的空间电场强度,预先使周围的空气电离,空气离子在空间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接近雷云,从而使迎面先导大大提前与雷云的下行先导相遇,使得引雷的可靠性和半径提高大大保护,增强了保护性能。

预放电型避雷针为先进的纯结构型预放电避雷针。它利用雷云在空中感应的电场强度,使针头的感应电极(空中场强)与针尖(地电位)之间产生强烈的火花放电,使针头周围空气电离,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一条向上的雷电先导,从而使迎面先导提前与雷云的下行先导相遇,形成主放电通道,从而大大提高了避雷针的效率,使保护半径大大提高。由于其内部无任何电子元件,避免了老化问题,所以更加可靠,不需维护。此类避雷针比普通避雷针提前产生上行先导的时间称为“预放电时间”,这是考核预放电型避雷针性能的重要指标,已列入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的国家标准。铁运处所属车站选用先进的法兰西GUERETIF3 预放电型避雷针作为直击雷防护避雷针,对站场可能遭受直击雷的重点区域实施直接雷的防护。

该类避雷针的特点如下。
1.最快的抢先预放电时间86us,即优先引雷入地,保护半径大大增加,为目前国际上中抢先时间最快的预放电避雷针。
2.在相同的安装高度下,比普通避雷针的保护半径大十几倍,大大提高了防护效率。
3.避雷针内部无电子部件,更加安全,减少故障隐患,无老化,不需维护。
4.选用了世界最好的防腐316L不锈钢材料,永不生锈。
5.重量很轻,何载小,对支撑物的荷载要求低。
 
 


(二)直击雷防护方案
铁路站场直击雷防护重点区域是通信楼、信号楼和户外岔群咽喉区设备。

1.通信楼直击雷防护。利用通信楼附近的高约45米微波塔,在塔顶上安装IF3 避雷针,避雷针安装高度超出塔顶2.5米。经计算,避雷针对地面的保护半径可达119米。引下线采用截面大于12mm×4mm的镀锌扁钢。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欧。该避雷针可保护通信楼、部分铁轨和场区部分咽喉区的部分信号机等铁路设备,免受直击雷的侵害。
2.信号楼直击雷防护。利用被保护建筑物信号楼,高度约为10米,在信号楼顶部安装IF3避雷针,针的安装高度超出楼顶5米。经计算,保护半径可达109米。楼顶预埋 350mm×350mm×10mm厚钢板,便于焊接避雷针底座,从底座延相反方向焊接引出两条引下线,引下线采用大于8mm的圆钢沿楼外墙引下入地,与楼的接地环相连。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欧。将避雷针与接地装置贯通。保护信号楼及场区附近的铁轨避免由于直击雷击中铁轨雷电流窜入信号楼,对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3.户外岔群咽喉区直击雷防护。铁路站场岔群咽喉区的特点是设备分布较为集中,岔群咽喉区段长度约145米,在岔群咽喉区附近各建立12米高的铁塔,塔顶安装IF3避雷针。经计算,保护半径可达111米。引下线采用截面大于12mm×4mm的镀锌扁钢。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0欧。对咽喉区内大部分的轨道电路箱、道叉电动转辙机及信号机等设施进行了直击雷的保护,免受直击雷的侵害。

四、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一)防雷器
选用世界一流的德国OBOBETTERMANN系列电源防雷器件,对铁路站场主要机房设备和重要终端进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它具有以下特点。
1.应用新型高能量密度的石墨电极材料,特性耐久不变。
2.采用多电极堆保证了可控制的能量分配,并联电容控制对模块达到低残压水平,通过这种设计,具有良好的续断遮断,达到对续流的完全熄灭。
3.密封设计,安装方式没有限制,无电弧外泄,无须使用大体积的隔离金属箱。
4.无须断电,所有模块都可取下检测和更换,可大量节约维护费用。
5.安装简单,支持凯文接线,N/PE端的隧道式连接,免除调线的繁琐。
6.容通电流大,反应速度快,插入损耗小。
7.采用NPE模块的防雷器可在电网出现故障时,即使地阻值高或地线不良的情况下,流经防雷器的电流可使前级保险丝脱逃,防雷器与电网隔离,防止防雷器损坏。

(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方案
1.对缆线布放和接地系统的要求
铁路站场主要设备集中在信号楼、通信楼。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的重点是信号楼和通信楼内的敏感电子设备。在进行电源和信号线防雷器配置时,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考虑。
(1)电力电缆应埋地引入建筑物,电缆埋地部分不应小于15米(GA267-2000第 7、第8条)。室外卫星馈线和其它各种通信、信号电缆应采用具有双层金属防护层的电缆,其外层金属防护层在顶部及进入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应就近接地。当采用单层屏蔽电缆或无屏蔽线缆时,应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引入建筑物内,金属管(或线槽)的两端就近接地,金属管 (或线槽)的连接处应有效跨接(GB50057-94第6.3.1条)。
因此,出入信号楼、通信楼的电力电缆(线)、通信缆线、信号电缆应采用金属护套电缆或敷设在金属管内,缆线金属护套或金属管应在顶部及进入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分别接地;进入信号楼、通信楼低压电力电缆宜全程埋地引入,其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 15m;微波铁塔上架设的同轴电缆应穿在金属管内,金属管应分别在上下端接地;进入机房的电缆桥架应屏蔽接地。
(2)信号楼、通信楼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GB5005794第6.3.3条)。因此,一栋楼内的电子设备应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通信楼的接地装置应按照YD5068— 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的要求予以改造。

2.信号楼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信号楼主要包括微机联锁设备、无线列调及平面调车车站电台、计算机服务器、站场广播机及车站数字通信分系统等设备。

针对信号楼电源线分两路架空引入,供电方式为TT制式。在总配电箱安装两套OBO3*MC50-B+l*MCl25B第一级电源防雷箱,在交直流配电屏电源入线端加两套V20-C/3+NPE电源防雷器及在车站综合柜入线端安装一套V20-C/I+NPE电源防雷器为第二级电源防雷器。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级与第二级防雷器之间的线路应保持5m以上的距离。无线列调及平面调车车站设备,在天馈线进入调度机房入口与设备联接处安装DS-N馈线防雷器,注意设备机壳及防雷器地线良好接地。防雷器前端均串接20A动力型空气开关。

户外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与室内相连的信号线,是重要的引雷路径,需根据每一根信号线上电压的不同相应安装防雷器,分别选择V20-C系列防雷器进行防护:对于交流和直流220伏信号线采用V20-C/4+NPE电源防雷器进行防护;对于交直流10~24V信号线采用V20-C /1~75V进行防护;防雷器前端均串接20A动力型空气开关。

由于信号设备的保护地与工作地严格分开,雷击发生时,两个地线系统可能出现瞬间电压差,造成电子设备及人身的损坏和伤害。为了达到有效的防雷保护,在两个地之间安装OBO地极保护器480。其特点是:正常工作状态下,两地相互无干扰;雷击状态下, 480迅速导通,两地电压均衡,消除反击电压;响应时间小,纳秒级导通;安装方便,直接连接于两接地汇流排之间。

3.通信楼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针对通信楼电源分两路架空引入,引雷几率较大,低压电缆应地埋15m以上引入通信楼,在主配电箱安装两套3*MC50- B+1*MCl25-B第一级电源防雷箱。在数字微波入线端第二级电源防雷器V20-C/I+NPE。由室外引入的微波收发馈线均安装DS-N馈线防雷器。在电缆充气设备电源入线端安装第二级电源防雷器V20-C/I+NPE。在机房内安装等电位连接排 4801,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机壳及防雷器接地线都连接至等电位连接排上。所有设备的机壳均可靠接地,所有接地线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为1欧姆以下。防雷器前端均串接20A动力型空气开关。

五、应用效果
通过2002年对常营车站、孟楼车站铁路站场应用该综合防雷方案,站场通信、信号设备雷电防护效果可靠,确保了站场设备运用安全、联络控制不中断。特别是2003年华东地区雷雨多发,暴雨联连,未对铁路站场设备造成任何损坏。实现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达到了防御或减轻雷电灾害、提高防雷安全度的目的,铁路安全运输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