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电容触摸还是电阻触摸技术?

发布时间:2011-07-27 阅读量:94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选择电容触摸还是电阻触摸技术?


益于苹果iPhone有热卖,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第一时间成为众多用户和开发者关注的热门技术,也有大量的供应商和设计者计划开始使用电容触摸屏。然而,随着对新技术关注度的慢慢沉淀,电容触摸屏在设计上和商业上需要考虑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开始浮现。模组成本、底层软件支持、用户使用体验、杀手应用的开发、触控和手势专利等问题都成为供应商和开发人员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纯平电阻式触摸屏工艺(TouchWindow)的完善使得电阻式触摸屏的成本和外观更具竞争力,此外一些新兴的电阻触摸屏技术已经诞生,比如支持多点触摸感应的数字式电阻触摸屏、支持多种手势的模拟矩阵式电阻触控等等。因此目前很多开发人员仍然沿用了常规的电阻式触摸屏。

不过,由于电容触摸屏天生的高透光率、经久耐用、优秀的用户体验以及支持多点触摸等优势,它正被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所采用,并且即将推出的Window 7将推动电容触摸屏从小屏幕走向中屏幕,进入更多的领域。“全球TOP4手机厂商都在全力推广电容触摸屏手机,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手机都将转向电容触摸技术。明年底智能手机市场采用电阻触摸屏的比例将不到20%。”Atmel亚太区及日本销售副总裁余养佳对电容触摸屏的前景非常乐观。

同他一样乐观的还有Synaptics中国区经理陈元。他表示已很满意目前电容式触摸屏的市场接受度。以手机厂商为例,目前国际大品牌厂商均已推出或计划推出使用电容式触摸屏的高端机型,国内品牌厂商也开始在高端产品线中规划使用电容式触摸屏产品,相信使用电容式触摸屏的手机在一年内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对于电容触摸的一些软肋,陈元表示正在解决。比如电容触摸已能支持手写输入。近期推出的Google G2等多款电容式触摸屏手机已经开始支持手写输入法,填补了电容式触摸屏在此方面的空白。对比电阻式触摸屏使用手写笔输入,电容式触摸屏更加简便和人性化。而针对生产良率问题,他表示新突思开始与LCD厂商配合,构建One-Stop-Shopping的方式,目标是把电容式触摸屏,Top lens,lamination等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整合,降低设计、采购与生产门槛。

此外,电容触摸的杀手应用也在不断出现。随着近期MTK MT6516、华为K3、RockChips RK2808等平台的发布,大幅度提高了手机平台性能及性价比,使得电容式触摸屏的应用门槛进一步降低,各种手势应用将会更加流畅。

然而,也有对电容触摸屏技术持保守观点的专家,比如ST大中华区技术行销部模拟与感测器件高级技术市场工程师梁庆云则认为,目前来说,电容触摸屏仍缺乏底层软件支持与杀手级应用。他指出,另一方面反观电阻式触摸屏,其量产多年,工艺成熟良品率高,有比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因此在量产成本和供应商数量上都非常有竞争力。同时,电阻触摸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的纯平式电阻触摸屏已有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此外一些新兴的电阻触摸屏技术已经诞生,比如支持多点触摸感应的数字式电阻触摸屏等。并且,模组设计的软硬件综合成本、客户需求的接受程度,都决定了电阻式触摸屏在短期内仍将主导触摸屏市场。但是随着底层操作系统和人机界面的不断完善,模组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将使得电容式触摸屏在高端类应用中成为主流,如智能手机。

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开发人员需要认真定位产品功能和成本承受度,从项目开发的初始阶段就与IC供应商、模块供应商共同定义好模组的规格和功能,并且要详细了解在软件和产品结构上的要求,深思熟虑,部署好合适的软硬件资源然后才能下决定采用何种方案.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