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兴不和解:LTE千亿订单争夺战欧洲爆发

发布时间:2011-06-16 阅读量:122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中兴华为之战

中兴华为之间的战争并没有消停,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

日前,中兴反诉华为侵权已进入司法程序,诉状近期已至华为。中兴在诉状要求华为立即停止制造和使用TD-LTE系统设备,并且禁止华为开展TD-LTE规模技术试验。

华为方面昨日向南都回应称,“华为公司是LTE技术的领先企业,基本专利拥有份额15%,居全球前列。我们欢迎并有信心应对中兴通讯的诉讼,相信法律能公正解决彼此存在的争议。”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张波分析,华为中兴互诉深层原因是市场重叠,从中兴的角度来说,尽快解决法律纠纷是最佳选择。

与中兴交手的同时,华为的海外扩张速度正在加速。近期,华为在澳大利亚设立了首个海外董事会,并聘请三名澳大利亚前官员担当独立董事,拓展澳大利亚市场。

诉讼进入司法程序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正式受理中兴状告华为LTE专利侵权的诉讼案件。这一起诉日前已进入到了司法流程当中,华为也在近期收到了中兴的诉状。

据了解,中兴在深圳中院起诉华为侵犯其三项LTE专利,诉状中的要求包括:判定华为立即停止制造和使用TD -LTE系统设备,并且禁止华为开展TD -LTE规模技术试验。

对此,华为回应称:“华为公司是LTE技术的领先企业,基本专利拥有份额15%,居全球前列。我们欢迎并有信心应对中兴通讯的诉讼,相信法律能公正解决彼此存在的争议。”

华为中兴恩怨集中爆发缘起华为诉讼:4月28日晚,华为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就中兴侵犯其数据卡、LTE专利和商标权提请诉讼,痛击中兴。5月2日,德国汉堡地区法庭颁布暂时禁令,禁止中兴提供、营销或拥有具有特定商标与设计的U SB调制解调器,华为初胜。

 

中兴随即展开“反掐”称,已在中国递交诉状,起诉华为侵犯其LTE等若干重要专利,现已进入司法程序,华为近期已收到中兴诉状,中兴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最终结果。”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张波分析,华为中兴互诉,其直接目的或是为谈判寻找有利筹码,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市场重叠。中兴华为互诉预示着,行业发展新趋势使企业发展面临瓶颈,战略调整势在必行。

对于中兴来说,华为起诉中兴,想迫使中兴与其进行谈判并让渡一定的利益,阻碍其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加之4月初爱立信对中兴的诉讼,中兴在欧洲市场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应付诉讼,还会因诉讼而受到各种行为限制,漫长的诉讼只能使其在欧洲的发展受阻。因此,从中兴的角度出发,尽快解决法律纠纷是最佳选择。

LTE成争夺主战场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LT E专利侵权。华为在欧洲诉中兴也涉及到中兴侵犯其数据卡、LTE专利和商标权。双方互诉为何都会涉及LTE?LTE是不是这场知识产权纠纷的罪魁祸首?

“未来要竞争的就是L T E领域。传统产品市场都已经被占据,发展空间有限。而LTE是一个新的技术,未来将要涉及几千亿,市场前景巨大。因此,LTE将成为未来争夺的主战场,双方争夺的焦点。”飞象网CEO项立刚(微博)说,LTE既是华为中兴两家重要的增长驱动力,也是争夺焦点。

虽在法庭上,华为中兴两兄弟吵得面红耳赤。但在双方2010年年报中,却不约而同地产生默契,一致认为,“LTE网络的全球布局将带来新的机遇。”

“LTE终于有望在未来成为移动宽带的统一技术,并将以比以往任何移动技术都更快的速度发展。预计未来5年,全球L T E用户数将以400%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 )增长,2015年将达到6亿,由此实现从泛在语音向泛在宽带的飞跃。”

最近,华为拿下了包括荷兰运营商KPNNV、西班牙电信和德国电信在内的LTE订单;中兴通讯则在瑞典、丹麦独建全球第一个LTE FDD /TDD双模商用网。双方已打响商战,争夺LTE订单。

“目前双方在LTE方面都存在技术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出现你用我的技术,我用你的技术的情况,出现专利互诉在所难免。”项立刚说。

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则表示,公司拥有的知识产权可以防卫任何一家技术公司。截至2010年底,华为已拥有近18000项专利,其中海外有3000项。

 

华为设首个海外董事会

与中兴交手的同时,华为的海外扩张速度正在加速。上月有消息称,华为拟融资15亿,约有10家银行正在竞标。分析人士指出,华为或许在酝酿大型收购,目标应该是北美市场。

昨日,南都记者从华为方面证实,华为在澳大利亚成立了首个海外董事会,并聘请三位澳大利亚前高官作为华为澳大利亚分公司独立董事。

这三位澳大利亚高官分别是:澳大利亚前外交部长Alexander Downer、维多利亚州前州长John Brumby以及澳大利亚退役海军少将John Lord.John Lord还将担任澳大利亚分公司董事会董事长。

华为发表声明称,该董事会是其“本地化”策略的组成部分,将负责管理华为在澳大利亚的发展策略,以及帮助进一步拓展澳大利亚市场。

“华为现在是澳大利亚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在澳大利亚组建董事会理所当然。”华为企业事务主管Jeremy Mitchell说,“没有人会怀疑三位独立董事对澳大利亚的了解,他们必将为华为竞争带来优势。”

“这是华为创建海外独立董事会的一个合适时机。”新上任的董事长JohnLord说,“华为已经是本地和全球最大电信供应商之一,澳大利亚董事会的成立会保证华为向更好的轨道发展。”

据悉,华为澳大利亚分公司成立于2004年。今年5月份,澳大利亚WiMAX宽带服务提供商Vividwireless宣布,计划今年底推出澳大利亚全国性的TD -LTE(4G )商用服务,华为将提供3G和LTE设备。但在360亿澳元铺设全国高速互联网的澳大利亚国家宽带项目中,华为至今没有赢得合同。

分析认为,聘请澳大利亚前高官做独立董事,有利于华为赢得政府采购合同和提升华为的知名度,是提升澳大利亚市场重要的一环。此前,华为在英国和美国也采用过类似聘用政府前高管的措施,以减少拓展海外市场的阻力。

据了解,澳大利亚分公司董事会成员还包括华为澳大利亚子公司首席执行长郭福林、华为南太平洋地区部总裁刘江峰,以及新晋升为全球董事会的李杰、陈黎芳。

 

华为中兴互诉进程表

4月28日

华为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发起诉讼,指控中兴侵犯专利权和商标权。

4月29日

中兴称已在中国针对华为侵犯其LTE专利递交了诉状。

5月2日

德国汉堡颁布禁令,禁止中兴在其USB数据卡上使用华为的一项注册商标,并禁止销售印有该受特定法律保护商标的USB数据卡。

5月3日

中兴向欧共体提起华为RoH S商标撤销程序,同时,就华为数据卡旋转头专利向法国法院提起无效诉讼,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其同族专利无效程序。

5月4日

工信部介入,与华为董事陈黎芳约谈,希望协调解决此事,但华为方面起诉态度坚决。

5月6日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中兴状告华为LTE专利侵权的诉讼案件。

5月12日

中兴发表《关于与华为德国商标诉讼纠纷的三点声明》,称临时禁令非正式判决,是一项临时措施,对中兴经营成果无影响。

6月

中兴深圳起诉华为进入司法程序。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