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议题:
* 昊锐DIY加装雨量/光纤传感器
达人汽车传感器DIY系列——汽车雨量/光纤传感器原理、加装、软件设计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9242
达人汽车传感器DIY系列——手把手教你更换电喷小切油量传感器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9240/page/1
达人汽车传感器DIY系列——解决热启动问题,水温传感器的修理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9249
达人汽车传感器DIY系列——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设计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4088
前言
去年10月,买车的时候买了辆昊锐1.4T的优雅版,车身大了许多,但是少了很多装备。近日受同事唆使,萌发了加装自动雨刷和自动大灯的想法。没有资料,不敢乱搞。所以先买了5053线,熟悉下环境,顺手把转向时的雾灯辅助照明给打开了。熟悉了环境以后,胆子大了,才酝酿着开始搞自动雨刷和自动大灯。
准备篇
雨量/光线传感器、线束、外壳(那个勺子)、还有一个金属底座(后悔要这个底座,完全没有用,又难固定)。图里那个开关没要,那个不是昊锐原装的。估计也能用,但是可能装不整齐。
大灯开关得用下图这个:
这个是昊锐原装的,镀铬,绿色指示灯。
另外,还需要一根开关到BCM的电线。需要注意的是,这条线两头都得带卡子(就是插头里的金属芯)。我是借用了另外买的定速巡航手柄上带的线缆(但有一头的卡子不对,幸亏传感器的线束上多一个卡子)。
其他的东西么,就是绝缘胶带、扎带之类的了。
还有——合适的工具——工具很重要!
原理篇
真正开工之前必须把homework做好。
网上找不到昊锐的资料,就拿新明锐的代替了(施工的时候比对了一下,接口、线束、线缆颜色都能对上,所以就肆无忌惮地干了)。需要连接的电路主要是两块:传感器引出来的三根线缆,以及大灯开关到BCM增加的一根线缆。
传感器的三根线缆,从插头梯形的一侧开始数,分别是电源、地线、信号。
图中J519就是传说中的BCM,也就是中央电控模块。G397就是雨量/光线传感器。
传感器的3号线(信号线),应该跟“LIN总线”联接在一起,并最终接到BCM的插头B(T52f)的33号位。施工的时候,就是找到BCM的插头B,然后把33号位上的线缆剥开,把线并上去。
传感器的2号线(地线),直接接到车身的某个螺丝上。更完美的做法应该是跟线束里专门的地线接在一起。
传感器的1号线(电源),有些车友改的时候,把它接到了保险丝盒里,但是这样绕过了保险丝,有安全隐患。参考网上的一个资料,按照电路图,传感器的电源跟大灯开关的电源应该是连在一起的。
E1就是大灯开关。雨量/光线传感器的电源应该跟大灯开关的插头(T10b)的8号线并联在一起。自动大灯开关跟BCM间的连线,在新明锐的电路图里找不到(如下图)
新明锐和没有自动大灯功能的昊锐的大灯开关到BCM间只有3跟控制线。从开关插头的3、1、9号位,接到BCM的插头A(T52e)的19、22、18号位。
参考网上一个帖子(也感谢这位前辈,顺便盗用这个帖子的电路图)的做法,按照Golf6的电路图来做。
图里J519和E1的叫法都一样,只是插头的编号变了,但线序没变。明锐/昊锐现有的三根控制线的编号跟Golf6的都能对上。所以增加的一根线,肯定就是红色的那根了,从开关插头的2号位,接到BCM插头A的20号位。
施工篇
准备工作做好,就可以开工了。其实,真正需要拆的东东并不多。主要是大灯开关、大灯开关下边的小手套箱,刹车/油门踏板上方的泡沫板、仪表台跟车门间的塑料板(就是盖着保险丝盒的那个板子)、A柱的内饰板。先说简单的。踏板上方的泡沫板只有一个塑料的螺丝形状的卡子,用螺丝刀拧90度,就松开了,然后稍微捣腾一下就下来了。保险丝盒的板子有个小缺口,用东西撬一下,然后沿着边沿撬,所有卡子都松开以后就可以拿下来了。
A柱的内饰板也很容易拆,从上端开始掰,我也不知道怎么掰,反正捣腾两下就下来了(不过不能太粗鲁)。
但是安装A柱内饰板的时候会遇到问题。内饰板下端有两个突出的尖尖,安装的时候需要卡入仪表台上对应的两个孔里。靠前挡玻璃的那个尖尖的角度有点偏,貌似安装的时候不可能自然地、乖乖地插入正确的洞洞。
装这个的时候废了点力气。最后找到一个方法,就是先用扎带(或者绳子)套一个圈,把那个尖尖套住,装的时候拉住扎带把尖尖朝外掰,插入之后再把扎带剪断,抽出来,就可以了。
拆大灯开关的方法,网上都有介绍。把开关旋钮置于关的位置,然后用力向里推,压到底之后,再顺时针(向开灯的方向)转一个不大的角度,然后再向外拔。就可以把大灯开关和旁边的指示灯亮度调节及大灯高度调节开关,及装饰面板一起拔出来了。
大灯开关和旁边的开关后面都有线束,线束插头上都有卡子,按住卡子就可以把插头拔下来了。
小手套箱有五个螺丝要拆。手套箱的活动盒子内壁的上沿有一个挡板,保证盒子只能打开一个角度,而不会掉下来。适当地掰掰那个挡板,就可以把盒子完全放下来了(个人经验仅供参考,请谨慎模仿,掰断概不负责)。然后螺丝就好拆了。
小手套箱的底部装着5053的插座,也要弄下来(有3个卡子,不太困难)。
小手套箱拆掉之后,就可以看到J519模块了。再来两张近照。
还有底部的标签。
该拆的东东拆下来之后就可以开始接线了。
先从BCM开始。新明锐和昊锐用的J519模块只有三个线束插头,都在模块底部。
本次施工需要操作的插头是A(黑色)和B(白色)。
拔出插头的方法很简单,向内顶卡子,同时拉手柄。手柄拉出约90度,差不多就可以把插头拔出来了。插头拔出来之后,还需要拆开才能接线。拆开的方法不复杂,但是操作起来有点困难。插头外壳的后端有一个孔,前端有两个卡子。掰开两个卡子的同时,用东西顶那个孔,要同时操作,在当时那个环境下有点困难。我的方法是,用牙齿咬住螺丝刀的把子,螺丝刀的头顶那个孔,同时用手分别掰两个卡子,就可以把插头里面的白色模块顶出来了。
插头的内部模块实际上是由两块嵌在一起组成的。要先剪开线束上的扎带和胶带,然后才能滑开模块的两个部分。
插头A和B的结构是一样的。模块上有线缆编号。插头A的20号位是空的,接大灯开关。把线缆头上带的金属卡子插进去就可以了。插头B的33号位上有一根紫色的线缆。需要把这根线皮剥开,把传感器的3号线(信号线)连接上去,然后用绝缘胶带包好。线接好之后,把整个线束用胶带和扎带捆扎好,然后把插头原样装回去就可以了。另外一处工地在大灯开关的插头上。但是这里开工之前,最好先把传感器的地线(2号线)接好。我把它接在保险丝盒上方的一个螺丝上了。这个插头也需要把外壳跟里边的模块分离,但是比较简单,就不上图了。
施工内容是,把BCM引过来的线缆插入2号位(本来是空的);另外剥开8号位的线缆(红白相间)线皮,然后把传感器的1号线(电源)连接上去。(注意,这是根电源线,操作的时候要比较小心了,别让任何不该在一起的东西有接触。)还有件事别忘了,就是把新买的大灯开关给换上。拆就开关的时候要小心,别把那些小卡子撬断了。施工完成之后,就把该装的插头都插回去,用5053该软件把基本功能调出来,证实电路没接错,之后再把线束扎好固定,最后再把那些面板、手套箱装回去就好了。
工艺篇
综上所述,施工工艺是很重要D。特别是接线、线束绝缘、捆扎、固定之类。特别的特别是,线束跟车身金属可能接触的地方,一定要固定,不能让线束自由晃动摩擦。
总的来说,如果施工不小心,一般也就是掰断个卡子,花点小钱就可以解决。但是如果工艺不过关,当时没事,经过长时间的震动摩擦,线缆划破短路,就直接变浮云了。
固定篇
其实我也还没搞好,先拿透明胶把传感器贴在玻璃上了。总之,原则是,传感器贴在玻璃内侧,对应雨刷能刷到的位置;贴传感器的位置不能贴膜;传感器跟玻璃间不能有空气。这里顺便提一下雨量/光线传感器的原理。网上有些解释不太靠谱,找到一篇(貌似业内的)论文,说雨量传感器是靠主动发出的红外线,在玻璃外表面的反射量来感知玻璃上有没有水的。红外线由车内向外照射,在玻璃的外表面,如果表面干燥,光线会被全反射(这概念好像高中学过)回车内,被传感器接收。如果玻璃上有水,则会折射进水滴,使传感器接收不到。
至于光线传感器的原理应该比较简单。但是没想明白的是,它怎么判断是白天的自然光线,还是晚上的路灯或对面车灯?根据光照角度?强度?难道是偏振方向?(突然想起高中的一个习题,光是横波还是纵波?)
软件篇
昊锐跟新明锐一样,取消了地址为46的中央舒适模块。有关功能都在地址为09的中央电器模块(也就是BCM,大名鼎鼎的J519)里了。
问题是我的昊锐用的是“1K0 937 086 D”,在网上找不到长编码说明。我用的VCDS 908.1中文版和VCDS 912.0英文版里边,长编码帮助都明显不靠谱。只能另找出路了。
还是网上的一篇帖子(就是前面被我盗用了电路图的那篇,再次感谢这位前辈)给了我思路。
对比这篇帖子里给出的昊锐贵雅版和新明锐逸俊版的编码和配置,发现这两款车都安装了雨量传感器。
然后对比这两款车以及我的车的长编码,找出这两款车相同,但与我不同的部分,一共有4位,分布于3个字节中。
46990ABAF00508C04008000031008934037000AE432089605C4040000000 (昊锐贵雅)
46180ABAF00508C04008008011008124030000AE422089605C0440000000 (新明锐逸俊)
46990ABAB00508C04010008011008134030000AE420089605C4040000000 (我的)
差异分别是byte4的bit6;byte9的bit3和bit4;byte21的bit5。这4位取前两个编码的值。
这样做的理论基础是:首先,三个编码大致相似,说明是按照相同或相似规则编的;既然前两个编码的车都安装了雨量/光线传感器,那么有关的配置位必然包含在前两个编码相同的部分里;而我的车没有雨量/光线传感器,所以有关的配置位必然又与我不同。因此按照“前两个编码相同,但与我的不同”的规则来合并了。(当然这个逻辑是有缺陷的,但是BCM主要负责电器设备的控制,而不是发动机变速箱之类,改错了应该不会有太过严重的后果。如果改错了,请前辈们指出)
外加已经证实的byte14的bit7是开启弯道辅助照明的,byte17的bit4是开启自动大灯功能的,最终形成的编码就是这样:
46990ABAF00508C04008008011008134031000AE422089605C4040000000
按照这个编码设置了以后,才在长编码对话框上方的下拉框里找到RLS模块(原先是没有的)。
RLS模块的编码网上已经有很多介绍了:
Byte0的bit0:开启高速启动大灯功能;bit1:开启下雨自动开灯功能;bit2:开启下雨自动关窗功能。
Byte1:光线感应灵敏度。
Byte2:雨量感应灵敏度。
我把它设成了跟前面那位前辈一样的073022。
验收篇
关掉软件,拔掉5053线,终于可以进入验收阶段了。
钥匙拧到开的位置,大灯开关打到Auto档,大灯不亮(我说的是白天啊)。然后那个拿个抹布搭在玻璃上,盖住传感器,大灯约1秒以内开启。再拿开抹布,约 5秒之后,大灯熄灭。——自动大灯功能Pass。但是下午晚些时,天还比较亮的时候,大灯就会自动打开傻亮着。这个调灵敏度应该可以解决。
钥匙拧到开的位置,雨刷拨杆拨到一档,雨刷刷一次,然后停住不再刷(忘了告诉你,现在是晴天)。然后向玻璃上,传感器的位置喷水,雨刷立刻动作刷水,然后停下。但有时也会连续快速刷若干下,可能是雨刷刷不干净的问题,也可能是传感器没固定好,也可能是灵敏度需要调整。——自动雨刷功能基本Pass。
打开天窗和车窗,拔出钥匙,锁车(一定要锁车)。向玻璃上,传感器的位置喷水,车窗纹丝不动。然后连续喷了很多水之后,天窗和车窗才徐徐关闭。——下雨自动关窗的功能也算有了。不过如果是夏天突然下暴雨的话,这功能还是有点不靠谱。也许还是传感器灵敏度或者延迟的问题。
其他功能没测试,不过估计也八九不离十了。至多也就是软件设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