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源码硬件License初探

发布时间:2011-06-6 阅读量:80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开放源码硬件License

“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这是我上小学学的第一堂课的内容,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让不到7岁的我体会到什么叫学习的痛苦, 因此至今印象深刻。
 
要组建一个开放源码硬件社区,首先要面临的是License问题。
 
在开放源码软件世界,有太多的License可以选择, 比如GPL, BSD, LGPL, MIT等等。 而开放源码硬件的License, 由于历史比较短, 至今没有正式文本出来,大多数是直接借鉴开源软件的协议。 以开放源码硬件网站opencores为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LGPL协议。
 
2001年我在加拿大的Hyperchip热火朝天地造超级路由器的时候, 操作系统选用的不是Linux, 而是看上去怪怪的NetBSD。有一天我忍不住跑去问我们头(一个罗马尼亚人),为什么要选NetBSD做操作系统,他给我的答案有两条:1Juniper 在用 2。好移植性到其他CPU. 第二条理由很充分, 当时linux只支持很有限的几种CPU, NetBSD支持十多种。 而第一条理由就显得不那么充分了, 老奸巨猾的罗马尼亚人给了我一个递归的答案,呵呵。
 
现在想来,真正的理由是BSD协议比GPL宽松的多, 公司可以随心所欲的修改而不需要把源代码重新发布, 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当然,也不是真正的为所欲为,起码代码文件头上的BSD说明和一代一代的作者名需要保留。
 
GPL要严格地多,通俗地说, 具有传染性,如果你的代码中不小心引用了GPL代码, 那你的其他代码也要公开。 退一步, 如果你的代码中没有GPL源代码, 但是你的代码必须和GPL的库静态连接在一起, 那么你的代码也要公开。 在LGPL出来之前,比如说,你的代码中用到了glibc中的库函数, 而又必须和glibc静态编译, 那么这段代码也要公开。 再退一步, 如果你的代码没有引用GPL源代码,但是你目前在发布可执行文件(二进制),这个可执行性文件是在GCC编译的,并可以在linux下运行,这样,你很有可能引用了GCC的库,那对不起,你的源码仍然要公开。*
 
GPL的严格性使许多商业公司望而却步,不利于社区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LGPL 应运而生。在开放源码硬件社区,用GPL的几乎没有。 LGPL 的意思是允许用库的形式进行引用。 比如说,欧洲航天局大名鼎鼎开放源代码处理器LEON, 就是用的LGPL协议。 如果你的SOC 设计中仅仅是采用 LEON 作为CPU而不对它的内部进行改动,那么你的其他部分无须公开。 当然,如果你修改了LEON, 或者把它的内部实现代码混在你的代码中,那你必须公开你的源代码。
 
当然,最宽松的是MIT协议,和BSD协议一样你可以为所欲为,甚至不需要费劲在头文件中引用BSD协议,但是,新代码中,你必须提到原有作者的名字,体现一种尊重。 开放源码硬件中MIT协议的例子是 OpenFire, 这种开放源码的处理器和XilinxMicroblaze 兼容,甚至可以使用大多数Xilinx EDK提供的工具。 
 
如果你自己建立一个开放源码硬件项目,从头开始起步,一行别人的具有license 的代码都没有抄,那么你需要什么license呢? 
 
这时候,我强烈推荐你从LGPLMIT 中选一个。做选择的主要根据是你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和程度。
 
如果你选了LGPL(既然大多数开源硬件这么选,我们也这么选), 然后公布你的代码,几个月后, 如果发现哪个个公司的板子上跑的东东是你设计的,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他的芯片中或FPGA 中竟然改了你的流水线设计, 呵呵,找法庭告他去!法庭经过一番调查,你居然在弹尽粮绝银两耗尽之前,打嬴了官司(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太低了)。 
 
因此,现实可操作的,反倒是BSDMIT。 在目前情况,国内的开源迷们大多只有索取,没有回馈,干脆好人做到底,选MIT 协议算了。 那意思就是要抄就抄吧,求求你告诉别人是从俺这里抄的行不?  
 
最后一种情况 如果我很懒,嫌烦,我的代码都公开,我也不想要任何license声明, 可不可以?......答案是: 坚决不行!
比如说, 你辛辛苦苦开发了一款开放源码的游戏机,让某个公司抄去做了SOC赚了大钱,原因是用的是开源的硬件设计, 能做到价钱便宜量也足。不久,你收到一封措词严厉的律师函,让你停止在网上发布你的代码,因为你侵犯了该公司的知识产权(一天前刚注册并登记的)。他注册了倒打一耙,这时候,你岂不是比窦娥还冤 ? 
还是毛主席说得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
微薄就是好,让我在2011年5月,从阮一峰那里抄到一个图,更清晰明确,添加到这里,把英文原图也一并添加到这里:


*修改历史

1。2007-06-29,根据网友评论修改了关于GPL中不正确描述的部分。

2. 2011-05-3, 添加阮一峰翻译的图,以及英文原图。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