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驱动--多点触摸接口【附代码】

发布时间:2011-05-30 阅读量:136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Linux内核驱动--多点触摸接口


为了使用功能强大的多点触控设备,就需要一种方案去上报用户层所需的详细的手指触摸数据。这个文档所描述的多点触控协议可以让内核驱动程序向用户层上报任意多指的数据信息。

单点触摸信息是以ABS承载并按一定顺序发送,如BTN_TOUCH、ABS_X、ABS_Y、SYNC。而多点触摸信息则是以ABS_MT承载并按一定顺序发送,如ABS_MT_POSITION_X、ABS_MT_POSITION_Y,然后通过调用input_mt_sync()产生一个 SYN_MT_REPORT event来标记一个点的结束,告诉接收方接收当前手指的信息并准备接收其它手指的触控信息。最后调用 input_sync()函数上报触摸信息开始动作并告诉接收方开始接收下一系列多点触摸信息。

协议定义了一系列ABS_MT事件,这些事件被分为几大类,充许只应用其中的一部份,多点触摸最小的事件集中应包括 ABS_MT_TOUCH_MAJOR、ABS_MT_POSITION_X和 ABS_MT_POSITION_Y,以此来实现多点触摸。如果设备支持ABS_MT_WIDTH_MAJOR这个事件,那么此事件可以提供手指触摸接触面积大小。触摸方向等信息可以由ABS_MT_TOUCH_MINOR, ABS_MT_WIDTH_MINOR and ABS_MT_ORIENTATION提供。ABS_MT_TOOL_TYPE提供触摸设备的类别,如手或是笔或是其它。最后有些设备可能会支持 ABS_MT_TRACKING_ID,用来支持硬件跟踪多点信息,即该点属于哪一条线等。

下面是两点触摸支持的最小事件集序列:

ABS_MT_TOUCH_MAJOR
ABS_MT_POSITION_X
ABS_MT_POSITION_Y
SYN_MT_REPORT      //上报第一个点
ABS_MT_TOUCH_MAJOR
ABS_MT_POSITION_X
ABS_MT_POSITION_Y
SYN_MT_REPORT      //上报第二个点
SYN_REPORT         //开始动作

Event 原语

“接触”一词用来描述一个物体直接碰到另一个物体的表面。

ABS_MT_TOUCH_MAJOR描述了主接触面的长轴,它和X,Y同一个单位,如果一个面的分辨率为X*Y,则ABS_MT_TOUCH_MAJOR的最大值为sqrt(X^2+Y^2)

ABS_MT_TOUCH_MINOR 描述了接触面的短轴,如果接触面是圆形,它可以不用。

ABS_MT_WIDTH_MAJOR描述了接触工具的长轴

ABS_MT_WIDTH_MINOR 描述了接触工具的短轴

ABS_MT_TOUCH_MAJOR := max(X, Y)
ABS_MT_TOUCH_MINOR := min(X, Y)
ABS_MT_ORIENTATION := bool(X > Y)

以上四个参数可以用来生成额外的触摸信息,如ABS_MT_TOUCH_MAJOR/ABS_MT_WIDTH_MAJOR的比率可以用来描述压力。

ABS_MT_ORIENTATION

ABS_MT_POSITION_X 接触面的中心点X坐标

ABS_MT_POSITION_Y接触面的中心点Y坐标

ABS_MT_TOOL_TYPE描述接触工具类型,很多内核驱动无法区分此参数如手指及笔,如果是这样,该参数可以不用,协议目前支持MT_TOOL_FINGER和MT_TOOL_PEN两种类型。

ABS_MT_BLOB_ID形状集ID,集合几个点以描述一个形状,很多驱动没有形状属性,此参数可以不用。

ABS_MT_TRACKING_ID 描述了从接触开始到释放的整个过程的集合,如果设备不支持,此参数可是不用。

触摸轨迹

仅有少数设备可以明触的标识真实的 trackingID,多数情况下 trackingID只能来标识一次触摸动作的过程。

手势

多点触摸指定的应用是创建手势动作, TOUCH和 WIDTH参数经常用来区别手指的压力和手指间的距离,另外 MINOR类的参数可以用来区别设备的接触面的大小(点接触还是面接触),ORIENTATION可以产生旋转事件。
 
参考代码:

(1) 注册多点触摸设备

ts->input_dev = input_allocate_device();
        if (ts->input_dev == NULL) {
                ret = -ENOMEM;
                printk(KERN_ERR "Failed to allocate input device\n");
                goto err_input_dev_alloc_failed;
        }
        ts->input_dev->name = "MT-touchscreen";

        set_bit(EV_SYN, ts->input_dev->evbit);
        set_bit(EV_KEY, ts->input_dev->evbit);
        set_bit(EV_ABS, ts->input_dev->evbit);
        set_bit(BTN_TOUCH, ts->input_dev->keybit);
      
        max_x=0x77b;
        max_y=0xb38;

        input_set_abs_params(ts->input_dev, ABS_X, 0, max_x, 0, 0);
        input_set_abs_params(ts->input_dev, ABS_Y, 0, max_y, 0, 0);
        input_set_abs_params(ts->input_dev, ABS_PRESSURE, 0, 255, 0, 0);
        input_set_abs_params(ts->input_dev, ABS_TOOL_WIDTH, 0, 15, 0, 0);
        input_set_abs_params(ts->input_dev, ABS_MT_POSITION_X, 0, max_x, 0, 0);
        input_set_abs_params(ts->input_dev, ABS_MT_POSITION_Y, 0, max_y, 0, 0);
        input_set_abs_params(ts->input_dev, ABS_MT_TOUCH_MAJOR, 0, 255, 0, 0);
        input_set_abs_params(ts->input_dev, ABS_MT_WIDTH_MAJOR, 0, 15, 0, 0);
        ret = input_register_device(ts->input_dev);
        if (ret) {
                printk(KERN_ERR "Unable to register %s input device\n", ts->input_dev->name);
                goto err_input_register_device_failed;
        }

(2) 报点

if(finger==2)
{
        input_report_key(ts->input_dev,ABS_MT_TRACKING_ID,0);
        input_report_abs(ts->input_dev, ABS_MT_TOUCH_MAJOR, f1R);
        input_report_abs(ts->input_dev, ABS_MT_POSITION_X, f1x);
        input_report_abs(ts->input_dev, ABS_MT_POSITION_Y, f1y);
        input_mt_sync(ts->input_dev);
        input_report_key(ts->input_dev,ABS_MT_TRACKING_ID,1);
        input_report_abs(ts->input_dev, ABS_MT_TOUCH_MAJOR, f2z);
        input_report_abs(ts->input_dev, ABS_MT_POSITION_X, f2x);
        input_report_abs(ts->input_dev, ABS_MT_POSITION_Y, f2y);
        input_mt_sync(ts->input_dev)
        input_sync(ts->input_dev);
}
else if(finger==1)
{
        input_report_key(ts->input_dev,ABS_MT_TRACKING_ID,0);
        input_report_abs(ts->input_dev, ABS_MT_TOUCH_MAJOR, f1R);
        input_report_abs(ts->input_dev, ABS_MT_POSITION_X, f1x);
        input_report_abs(ts->input_dev, ABS_MT_POSITION_Y, f1y);
        input_mt_sync(ts->input_dev);
        input_sync(ts->input_dev);
}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