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议题:
* 2011CCEF创新方案大讲台精彩笔录
本文整理自Netlogic研发经理 蒋汉平在2011CCEF创新方案大讲台上的演讲。
首先非常感谢主办单位给我们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Netlogic高性能车载智能导航娱乐系统的方案介绍,首先我想给大家一个关于Netlogic公司的介绍。Netlogic是一家美国的芯片公司,连续两年在美国获得了十大芯片设计公司之一,这是我们的大楼。
我们公司大概有几个产品线,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是多核现成的,Knowledge-based Processors,Layer 7 Content Processors,我们这一块芯片我们叫(32:49),在AMD这个时代,有个片子叫(A),这个片子是从AMD时代出来以后,然后被Netlogic募集下来,形成一个独立的BU,Netlogic公司本身的BU到2004年,目前的市值是3亿,Netlogic是一个研发芯片设计为主的公司,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方案公司或者是一个成熟的产品公司,我们这边的研发的团队一部分是在硅谷,另一部分是在德州的奥斯汀,在北京的这块有一个研发中心,这边我是来领导公司的(ARD)在北京,同时我们在深圳和上海都有销售办公室和本土的FAE,可能在深圳的应该和我们的销售多沟通这块的方案。
前面两页大概说的是Netlogic本身产品线一方面是多核多线程的,这块主要是华为、中兴。
在(35:06)方面的产品线我们主要在车载方面是一个大的方向,企业这块是一个方向,MID和售后客户端是一个方向,我们的芯片目前来说是(bas-mibs32),这和目前普遍的A8或者其他的方案是不一样的,在这点上(mibs)本身的芯片性能,它的指配效率比较高,(mibs)在机顶盒方面应用比较多,原因是它在显示方面的性能比较好,现在我们涉及到车载包括MID这方面对显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在(mibs)在车载这方面是投入非常大。
因为这是我们芯片公司里面很关键的技术。Netlogic芯片设计这块很大的在于制程这块,目前我们从40纳米到28纳米我们全线的产品都是这块,下一代我们正在做的28纳米是我们台积电合作,这块是目前来说整个IC行业,做28纳米做CPU这个行业只有四大家芯片公司能够提供,我们和因特尔、(BROCOM)、AMD是四大家来提供整个的方案。这是我们的客户华为、中兴、NEC、SUN、LG等。
Netlogic是一个比较专业型的公司,他在前装市场上有很多应用,这是我们目前有的客户,大宇、现代、索纳塔、广汽传奇、福特、五十菱等产品都是已经量产的方案,目前还有包括像华阳、飞利浦、先锋等作为ODM产品也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我们想强调一下从芯片角度我们特殊的理解,我们目前可以接触到很多芯片公司,他推的方案里面很强调CPU的主屏。但是我们觉得很多方案忽略了一个总线,我们做了一个测试,从导航专业领域,我们基于导航做了一个测试,第一个测试是我们在内存速度稳定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主屏CPU,因为我们的CPU从667-8001G到1.2G都有,我们做了一个测试,我们发现在内存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虽然CPU提高了30%,但是导航性能只提高了15%-20%。
这个是我在CPU CLOCK稳定的情况下提升内存,在这一块内存也提高了30%,但是我的性能也是提高了15%-20%,这个案例说明仅仅在导航测试的情况下,导航应用的性能是依赖于CPU内存的综合性能。
大家知道目前的AVI的设计已经远远不是导航本身了,这是第一代设计,在2008年前所有的设计已经算是淘汰了,这块就要求我们得到一个多任务应用的测试,我们基于多任务应用测试做了如下测试案例,这是我们仅仅在导航的时候我们用1G CPU配333的BUS, 800M的CPU配400M的BUS以及其他低的。
我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CPU的变化对整体的性能变化影响是非常弱的。我们仅仅做导航,这个阶梯比较大,
在做导航的时候,我们的(40:51)的增加会引起导航性能的增加,但是如果我这个时候把导航和720P影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条绿线是800M的CPU和400M的BUS,这条蓝线是1G的CPU和333BUS,相反的这个绿的要比这个1G的CPU的性能要高,而且虽然黄色的也是800M,但是它的ROM BUS是266,反而比667、333BUS要低,这说明在我做导航和多任务的时候,ROM BUS成了整个系统的瓶颈,我们现在看到有些芯片他会强调它的ROM达到了400M667,可是他整个BUS才要200,这样的性能瓶颈就会产生,为什么做这样的测试?大家都知道在Android的发展前提下,目前Android带来了几个给大家很兴奋的东西,一是UI的性能,二是应用的集成开放度,三是多任务、导航和playback media MP3,以及其他一些基于网络的应用,所有的应用全是多任务的环境,这种情况下我们CPU和ROM BUS的优势就体现非常明显。
这部分是我们的GPU,这部分是媒体解码芯片,这一块解码单元全是硬件的解码和硬件的GPU,我们全部挂在DDR的上面去,为什么要挂DDR?因为我们DDR的BUS足够强大,并没有去挂一级、二级BUS等,一级一级地做数据缓存,这块来说是我们提升性能的关键,同时我们这个(43:02)充分地利用指令效率的高来提升整个性能。其他我们也有提供了很多接口,这是一些标准的接口,待会儿在方案里我会介绍。
你可以从这个表里面看到,我们现在提供的1G或者800M赫兹的CPU里面,我们为多任务为第三方的任务我们提供了大概700M赫兹circle的能力,而我们的2D、3D以及D2M以及OS本身调度所采用的性能全部在200左右。这样能有更多的CPU circle。
这是我们整个量产的一个方案。我们在这个方案里面,我们13系列从1310、1320、1340、1350以及到1380,我们根据不同的硬件单元,包括你是否加了GPU,是否加了媒体播放的解码,包括DDR BUS的支持,我们根据换了不同的平台。
谈到车载的CPU,我们不得不谈下我们车载的要求,车载要求远远不是商用芯片要求的级别,我们芯片通过了AEC、Q100,AEC是汽车电子协会是由美国专门的一个认证单位做压力测试、高低温测试,在零下45-80度的时候,整个的性能必须要通过这个验证才能被前装市场使用,目前我们这块是Ready的。
同时我们也通过TS16949 invocation,目前来说我们下一代的芯片,由于我们保密的原因我不能在这里多说。很简单,我们公司是一个多核芯片,我们在3G、4G计算方面有强大的应用,我们会把哪一部分的芯片结合低功耗的技术,在我们的嵌入式市场使用。我们下一代是四盒,每一个盒上面有四个线程,每个线程对内存的管理都是独立的。这样一个很强大的CPU,我相信会给图形处理和UI的反映速度带来更大的提升。目前在我们的展台上面有IVI1300的演示,欢迎大家去看。
我们为了(45:44)IVI的(45:45),我们设计了一个IVI1300的平台,采用了标准的(45:51)方式,(45:53)适配不同封装的CPU,以及不同的DDR,包括(46:00)。整体上是客户用我们的芯片做他的方案的时候,我们已经把CPU和性能这块验证已经完成。包括BSP也完成,因为大家在做高速总线的时候,你的PCB、(46:17)、调试都会遇到一些难度,我们(46:21)已经形成了完整的PSP包和整个硬件设计文档,这个硬件设计文档一直到??为止,所以你可以从你的(46:33)到生产过程会有参考意义。
这是我们一个IBS参考设计的概念,它现在是一个8寸的SD屏,我这边可以接电阻式的屏也可以接电容式屏,我们这边有一个面板,面板上面你可以加上7180、7185或者8166,支持不同的显示,在核心板上面我们有CPU和DDR,在内存上面我们提供了一些外接的接口,这是我们GPS、3G、TDV、WLAN等,我刚才说过我们之前是一个前装芯片设计公司,我们所有这些外接模块既支持国内的模块,比如说像华为甚至一些山寨的模块。我们更多的是支持我们有工业标准的模块,能够直接进前装,包括3G,我们调试和Ipad配套的3G模块。当然你拿出来华为或者其他的我们也没问题。
这是它的规格,我们支持两个,一个是21×21,一个是27×27的封装,整体来说这是为了我们做工业标准,散热的需要,这是商业标准,也有厂商拿着我们这个方案去做MID,因为我们有工业标准的同时也有商用标准。
这是它的一个配制。在主板上我们目前提供了三个UART,做调试口或者做一些GPS,我们接(RTB888),你可以通过(48:23),因为我们芯片有个很大的特点,历史一直就是从支持1920的显示开始。所以现在在车载上800×480,我们系统整个LCD country这块我们3是准备好的。
我们这块支持两个SG、SGLO,整个片子支持三个SGLO,主板上主持两个SGLO,然后AC97,AC97包括A3S都是通过PSC你去做设置来实现,我们有四路PSC,(49:04),另外支持(49:07),也支持USB的ODG,包括接(49:17)。我们片子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49:21)非常干净,我们片子只要1.8V、1.15V和3.3V就足够了,不像有的片子(49:27)的设计非常复杂,同时,你可以通过LDO、DCDC搭出你任何策略出来,这块相对来说作为(49:37)的时候,软件和硬件的偶合度非常低,这样你能够更快上手。
这是面板,为了适应Android的发展,我们设置了更多键来模拟Android 上home、back这些键,这是我们的开放模式,大家在展台上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外置的模块一个是WCDMA,爱立信、华为等都有,包括CDMA,TD我们也做过,这块的CPU我们是用的(49:51),这是(50:18)我们用的IVT或者台湾的ANW.
这是我们整个IVI130的软件架构,作为芯片公司我们提供的部分,主要是红色部分,就是一个很强大的BSP,例如Android我们支持HAL,由于我们是芯片公司,所以我们给大家提供的基本上是(50:22),除了一些媒体部分我们有权限的限制,我们其他的都是开放的。目前我们在软件平台上,提供了CE6.0的二、三版本,由于我们跟微软是金牌搭档,所以我们在平台上Window7的版本已经跑起来了,包括BSB,另外Android大家可以我们的平台上面已经跑起来。而且整个我们没有做2.2,我们直接从2.1跳到2.3的版本去做。因为我们和(mibs)、GOOGLE有一个很好的联盟,GOOGLE发布的版本(mibs)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我们作为(mibs)支持的主流芯片公司,我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把mibs的NDK包括(51:28)的优化在上面实施。
至于车载(51:32)也是一个方向,我们是(??)联盟的成员,是一个call member,我们在上面包括(migo)硬件的参考都是跟(??)进行同步,这一点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和瑞典公司像(??),在宝马、奥迪上面有一些具体的UI大家可以参考。
我们目前CE的版本,在CE6和CE7我们目前来说都已经准备好,android这块,目前所有android现在正在做35,同时,(mibs)和我们一起把VM这块做优化,这个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会对(laborate)做一些硬件特性的优化,上面的(work 52:30)针对客户的需求,我们基于SOC和我们的开发板做一些(52:37)级的优化,上次的应用UI我们一般是推荐第三方,所以在android整个开发的生态链里面,我们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现在是我们整个软件,包括像Video这块,264、(52:51)所有的都是(52:55),而且这一部分全是硬件的decode,整个CPU的circle是不占用的。(53:02)也是同样,(demon)是做一些流的处理,包括(storege),我们目前所有的IO都是3.3V,这样便于设计。
我们功能还有一个很大的叫quick book,大家知道一般android启动时间非常长,我曾经下飞机的时候把我的android手机一直到出来都还没启动完。我们现在android启动时间是这样,android我们在(SLCLAMD)256M的时候,目前是18秒和17秒,800M的CPU,其实也是800M的DDR,但是400M的DDR BUS的时候是17秒。我们在这个月中,可能就是下周我们会是7秒和8秒的启动时间。我说的启动是冷启,就是把电源关掉。当然可以做得更高,因为有一些专门的第三方可以做到1秒或者2秒,但是整个的BSB是要收费的,目前我们从原厂能够提供这样的时间,是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这是我们经过广泛调查的。
谈到android的时候,不得不谈CTS,现在android由于太开放,所以我们大家对它的一致性测试的理解是不完备的。我们满场可以看到很多平板电脑,不敢说它就可以用在车载上,所以我们严格按照CTS一致性压力测试,我们目前完成了一万多个测试,有82个是失败88个是turn-out,其他都是错误程序。我们也正在和(mibs)做优化,所以我们从专业的领域来说,我们对android的理解远远不是功能性的,而是车载质量级的要求。
我们分析一下我们的android,android我们目前来说,2.1的版本我们已经Ready,2.3版本已经出来,4月中会Beta版本,6月会出商用版本。往下我们会提供2.4或者3.0,这个要跟着客户走。整个android的PSP开发,我们是在美国和(mibs)和我们美国BSB和北京的团队一起做联合开发,当然我们和谷歌也有一个很好的关系,来支持这块的开发完成。
这是我们的(system55:29),大家因为做(mibs)的时候,一般对(??system)比较担心,因为(mibs)毕竟没有像(ARM)那么受欢迎。我们在车载的(??system)的建立应该是比较完全的,包括高成本、高质量的方案,以及低成本甚至山寨型后装的方案,最主要有GPS 3G和Mobile TV、WIFI、GPS等。目前我们也在台湾做4G的方案,另外我们软件平台做一些导航级的优化。
这是凯立德3D在我们片子上跑的性能,待会儿可以看(56:09)的3D数据。我们转一圈的速度是30秒,现在和量产出货量比较大的第一代的导航比较,他们都是90秒甚至60秒,我们这个全矢量的时间是30秒,而且所有的数据你可以做POI不同角度的演示。包括这个UI也是3D的效果,反应速度非常快。同时我们跟(高德、瑞图、美型)主流芯片地图厂商都有合作。这是我们的系统。我最后说一下大家我们成功的案子。
在韩国大家目前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在索纳塔、传奇、三星、雷诺都是韩国的ODM做的,可以在展台上看到我们的性能。韩国的3D,由于韩国国家比较小,它的3D数据量比较大,所以你可以在它的demo上看到它整个3D的数据,不仅大而且整个显示很密集,性能比较好,而且韩国的(57:05)已经很成熟。在它的像呼叫中心,包括一些应用都已经非常的灵活。我们去韩国的时候发现韩国目前来说这已经都变成了标配,我们在韩国的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占有70%的份额。
最后我简单总结一下。NETLOGIC作为主流的芯片公司,同时也是细分市场上的芯片公司,我们很关注车载,我们关注车载更加关注车载的中高端的产品,但是像一些后装的低端产品,我们也可以用我们商业的版本来做。但是那样可能达不到零下40度或者80度的要求。同时我们整个NETLOGIC公司在美国、印度、北京都组建了很强大的研发团队,做一些本地服务。另外,CPU的架构适合于显示、网络处理,我们并没有特别高的集成度,你可以看到我们并没有把GPS(58:37)集成到我们芯片上去,我们觉得那种方案不适合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的方案,当然这对你的研发要求有提高,所以我们NETLOGIC目前在中国的研发力量目前增长的比较迅速。同时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由于是车载的方案,一定要是(58:59)和robust的。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功能是(59:05)不是robust,这个理解一定要前装的汽车厂商来去(59:11),你才得到一个很明确的概念什么叫robust。谢谢大家!
演讲的 PDF ,敬请下载: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3041
本文整理自 2011CCEF 创新方案大讲台的演讲内容,欲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
http://www.52solution.com/activities/cedf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