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的英利模式 英利投资上百亿布局天津背后

发布时间:2011-04-6 阅读量:1254 来源: 发布人:

 无论对英利还是天津宁河,这都是一件大事。

  3月11日,英利天津光伏产业基地在宁河现代产业园区开始奠基,英利牵手天津宁河正式拉开帷幕。一边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巨头,总资产285亿的美国上市公司,一边是迅速发展的天津,强强联手之下,项目虽刚刚开始,未来却已经可以预见。

  投资总额上百亿元,未来五年内建成1吉瓦光伏完整产业链项目和年产3吉瓦光伏组件封装项目,带来上万就业岗位,数字是枯燥的,却能够真实的展示英利的决心。

  全产业链的英利模式

  投资天津,英利有着自己的长远规划。“天津项目是英利总体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英利集团副总裁赵志恒告诉新金融记者。

  目前,作为中国光伏领域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英利共有保定、衡水、海南等三大生产基地。“天津是英利的第四大生产基地,建成之后产量将仅次于保定总部。

  作为全球著名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英利有超过90%的产品出口海外,但其河北保定总部并不具备港口优势,英利的产品均需从保定陆运至天津港(600717),再集装箱海运至欧洲和北美。而此次建设的3GW组件封装基地,将使英利得以先将较轻便的电池片从保定运输到天津,然后再在天津封装成光伏组件,进一步为这个光伏行业的“低成本之王”节省物流成本。

  根据规划,宁河基地将会采用英利的全产业链模式,实行1+3发展计划。即年产1吉瓦的全产业链模式,从多晶硅锭、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到组装都将在宁河完成。同时,光伏组件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吉瓦的规模。

  全产业链模式正是英利得以快速发展的优势之一,光电专家邝少平解释道:“这种纵向产业链整合可以使产品生产能够得到保证,不至于被上游供应商卡死,可以提供经济效益,创造更好的利润而不受上游市场变动的影响。”

  宁河县长李树起介绍:英利项目将会分期进行。一期建设年产300兆瓦光伏完整产业链项目,接下来的五年将建设1吉瓦(1000兆瓦=1吉瓦)光伏完整产业链项目和年产3吉瓦光伏组件封装项目。过百亿的销售收入,上万的就业岗位……就增强全县的综合经济实力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为什么选择宁河

  作为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一员,英利在行业内的影响不言而喻,选择天津宁河有其独到的理解和经营智慧。

  “天津宁河的综合优势明显,这是我们布局天津的主要因素。”赵志恒告诉新金融记者。

  而宁河县长李树起同样表示:“宁河区位优势明显,这是英利和其他项目落户的主要因素。”

  翻开华北地区地图,不难看出,宁河的地理位置优越。环渤海经济区核心区域,位居北京、天津、唐山和曹妃甸工业区几何中心地带,接壤天津滨海新区,连接线达70余公里。天然的地理位置为宁河吸引英利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事实上,英利落户宁河亦不是一帆风顺。“很多地方都邀请我们去投资,滨海新区领导向我们推荐宁河,通过细心的比较,最终选择了这里。”赵志恒表示。“作为企业来讲,肯定会选择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地区,上百亿的投资,这么大的项目肯定要考虑综合优势。”

  从更广阔的发展机遇看,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坚定了英利投资的信心。“滨海新区总产值已经超过了上海浦东,并且更适合英利的发展。”在天津整体空间布局中,与天津滨海新区一并纳入东部滨海发展带的宁河,交通环境优越,与滨海新区核心区、天津中心城区、唐山曹妃甸、北京,整体纳入了1小时经济圈。

  同样,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地面积居全市之首,也是英利将橄榄枝伸向宁河的重要原因。据宁河县工作人员介绍,工业发展上,宁河按照“一带七区五产业”的布局,启动实施了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的西南部工业园区集中连片开发,现代产业区、潘庄工业区被市政府批准为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形成了金属制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高档包装纸五大主导产业。区位优势之外,天津方面的热情也是英利最终落户的重要因素。

  李树起表示:“为尽快促成英利集团投资项目,王治平副市长于2010年10月29日,带领有关负责同志,驱车前往英利集团走访考察。”

  英利跟天津市签署“建设光伏产业口岸基地”的战略合作文件,从初步接触到3月11日项目奠基,一共不超过半年。

  “天津方面的有关领导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对项目的落实帮助很大,虽然困难不少,但是项目按时推进我们充满信心。”赵志恒说。“为英利项目,宁河提供了大量土地资源。”
 

 
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英利全产业链落户宁河,环保成为关心的话题。“英利在天津投资的项目可以说将环境影响降到了最低。”赵志恒表示。

  事实上,作为中国光伏领域唯一获得“中国环境友好型企业”称号的光伏企业,英利将环境保护与实现企业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据介绍,英利天津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设备配备专业的节水节电设施。在生产工艺的选择上,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选用能耗低、污染小的生产工艺。

  “英利从事的新能源行业,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环保一直是我们的重要议题。”赵志恒表示。“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将在天津设立研发中心和物流基地,这样英利在天津项目才会真正的实现全产业链模式。”

相关资讯
Allegro公布2025财年首季业绩:营收增长22% 工业与电动汽车业务领跑

全球领先的传感器与功率IC解决方案供应商Allegro MicroSystems(纳斯达克:ALGM)于7月31日披露截至2025年6月27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2.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电动汽车和工业两大核心板块的强劲需求,其中电动汽车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工业及其他领域增速高达50%。

三星HBM份额暴跌至17%,SK海力士登顶全球存储器市场

受强劲的人工智能(AI)需求驱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格局在2025年第二季度迎来历史性转折。韩国SK海力士凭借在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的领先优势,首次超越三星电子,以21.8万亿韩元的存储业务营收问鼎全球最大存储器制造商。三星同期存储业务营收为21.2万亿韩元,同比下滑3%,退居次席。

跻身英伟达核心圈:英诺赛科成800V HVDC联盟唯一中国GaN供应商

8月1日,英伟达官网更新其800V高压直流(HVDC)电源架构关键合作伙伴名录,中国氮化镓(GaN)技术领军企业英诺赛科(Innoscience)赫然在列。英诺赛科将为英伟达革命性的Kyber机架系统提供全链路氮化镓电源解决方案,成为该名单中唯一入选的中国本土供应商。此重大突破性合作直接推动英诺赛科港股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一度飙升近64%,市场反响热烈。

MPS发布强劲季报:毛利率55.1%稳居行业前列,战略转型显成效

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MPS(Monolithic Power Systems)于7月31日正式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本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多项核心指标实现显著增长,并释放出持续向好的发展信号。

工业5.0技术落地指南:贸泽电子发布自动化资源中心

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于2025年8月正式推出工业自动化资源中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前沿技术洞察与解决方案库。该平台整合了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及自动化软件的最新进展,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