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自建“家庭电厂” 向电网输电八千瓦倒贴上万元(图)

发布时间:2011-03-23 阅读量:976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悬崖”上的“家庭电厂”
    * 8台电视4台冰箱的环保生活
    * 太阳能发电设备“挺好但不合算”
    * 海归学者:万事俱备 只差补贴
    * 海归企业家:让太阳能照进内需


“我现在大概每一两个月就飞一次日本,我在日本的太阳能公司运作得还不错。”2月22日,记者在“SNEC第五届(2011)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上遇到了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海归学者赵春江。

他告诉记者:“日本规定每个中小学必须至少装有2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全日本三万六千多所中小学,你想这是多大的市场。”与对日本市场雄心勃勃的预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春江对自己上海家里那套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无奈。

四年多来,他家不仅用电自给自足,还有平均每天10度的“余粮”流向大电网。然而由于国家尚无回购“剩电”的定价,国内通用的单向电表又不认识太阳能“来电”,这些“逆向”而来的电不但没有给赵春江带来好处,还让他倒贴了这部分电的电费。四年多来,赵春江自建的“家庭电厂”累计向电网送电8500多千瓦时(度),倒贴电费上万元。

“悬崖”上的“家庭电厂”

中国最小的发电厂在哪里?告诉你,就在上海市莘庄地区的一幢13层居民楼的顶上。赵春江是这里唯一的工作人员,他是工程师也是抄表员,另外,他还是这个“家庭电厂”的实际出资人。

目前在家庭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并与电网并网的,全国仅此这一家。

“我这套家庭太阳能发电设备是2006年12月10日安装的,3天就完工了,2天后正式开始发电。至今已经安全、无故障、免维护地运行了1537天,累计发电12830多度。”4年多里,这套“解说词”赵春江已经对一百多家中外媒体说过,但他仍然不厌其烦地介绍、呼吁:“家庭太阳能电池发电技术已经成熟了,再不推广,我们被日本、德国落下得就太远了。”

记者一边听着介绍,一边扶着房檐跟着赵春江往前走,30多米高空的大风毫无遮拦地吹在身上。

这块13楼窗台外的立足地,很有些悬崖的意思,宽不足半米,后退一步就会跌下楼。身高一米八的摄影记者不得不单手摄影,另一只手拉住房檐。

站在窗台外,屋檐和肩膀齐高,记者看到了屋顶斜面上平铺的每块约1平方米大的22块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略微倾斜,与水平线保持25度夹角。

“22块电池总面积约21平方米,总发电功率为3千瓦,对于一个5口之家,这样大小的发电设备足够了。”赵春江把每一次记者来访都当作是科普的机会,他指着墙上一个红色的盒子告诉记者,“这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逆变器,变成交流电电器才能使用;旁边银灰色的盒子是交流保护开关箱;这个即时电表,加上屋顶上那些光伏电池板,这四样就是家庭电厂的全套设备了。”

8台电视4台冰箱的环保生活

2011年1月,不少上海市民家庭用电量猛增,突然暴涨的电费账单让许多人大惑不解。赵春江家中今年1月份的电费单高达1800多元,他家里的阿姨告诉我们:“去年11月的电费是400多元,12月是500多元,上个月不知怎么增加这么多。”当然,这些电并非是赵家用掉的,而是赵家向大电网提供的。

“因为安了太阳能,所以用电比较爽气。”赵春江家里用电的确很“爽气”。在这幢400平方米,上下两层、附赠一层阁楼的复式房里,有8台电视、4台冰箱、一部中央空调和多个分体式空调以及电脑、饮水机等众多家用电器。

根据赵春江的观测,6月份黄梅天发电数量最少,其次是12月份、1月份,而4月份、8月份的发电量最高,每月发电一般超过350度,平均每天12度。

“你总说太阳能发电省钱,但为啥咱家电费还那么多?”家里老人曾这样问赵春江。赵春江总是耐心地解释:“电费增加,说明太阳能发电运转得好。电力部门为防偷电,装的电表全都只能正向运转。不管从大电网"下载"还是"上传",都一样跑表跳数字。”

太阳能发电设备“挺好但不合算”

2006年,赵春江花费12万元人民币购买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现在购买、安装这样一套设备只要9万元就够了,一般的施工人员稍加培训,几个小时就能顺利安装完。”

这笔投资到底值不值?赵春江算了笔账:1千瓦功率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目前市场售价约5万元,如果按50年使用年限来计算,累计可发电约4.2万度,折合电价平均为每度1.2元,而目前上海市电价每度0.62元,刚好是普通电价的两倍。在日本,一个4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在4000千瓦时以内,“中国家庭的用电量比这个还要略低。所以如果有安装补贴和合适的"剩电"回购价格,对使用者是个巨大的鼓励。”

但很多邻居来参观后仍觉得:“东西挺好,就是不合算。”

可赵春江仍然坚持着:“我建这个也是为了科学实验,为日后推广做积累。要不然,很多人会问,赵老师,你总说太阳能好,你自己家怎么不装一个啊?我就是要给大家做个示范。”

至于那些冤缴的电费,他开朗地一笑说:“算是为科学作奉献吧。”

海归学者:万事俱备 只差补贴

4年多来,赵春江仍是孤独的先行者,他的“家庭电厂”正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业所面临问题的集中体现:内需严重不足,政府扶持不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记者带着疑问走进2011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会现场时,却首先意外地发现,光伏行业算得上是我国海归企业家最集中的行业之一。从行业巨头无锡尚德的施正荣,到长三角众多只有百余工人的小型电池板加工厂,相当一部分企业家是海归人士。

无锡尚德的投资者关系经理驰建敏感慨地告诉记者:“他们这些海归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回来,是中国光伏事业的拓荒人。”

展会期间,接受采访的众多海归企业家、学者为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支招。

赵春江指出,我国政策很支持太阳能光伏事业,但缺少实施细则。这使不少政策成为一席空话。

早在2006年1月1日,我国就开始实施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上海出台《全额回购绿色电力》的文件,但仍没有具体实施细则。

4年多来,赵春江没有获得过来自政府层面的一分钱补贴或资助。虽然有上百家媒体拜访过赵春江,却没有一个政府主管部门的官员和他联系过。

赵春江认为,回购价格应充分考虑成本回收周期,“如果是家庭用户,10年左右回收安装成本比较合理。你看这几天石油价格涨得多厉害,而且我国进口石油运输上也要大费周章,所以发展太阳能刻不容缓,补贴已经不能再拖了。”

海归企业家:让太阳能照进内需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量已经连续4年世界第一,赵春江却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中国企业是靠吃外国政府的补贴拿来的这个第一。”

因为缺少补贴和实质性扶持政策,国内市场需求被压抑,国内企业不得不依靠外国政府补贴而生存。“随时可以切断你的口粮。”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旅日海归王进在展会现场告诉记者,“最好的办法是落实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拉动应用内需。”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告诉记者,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子板生产基地,但其中95%以上都用于出口。也就是说,在环保经济的世界竞争中,贴满“高科技”、“新能源”等炫目标签的中国光伏产业,实际上已经再一次沦为代加工大国。

赵春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日本政府呼吁新开发的房屋,建设时就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日本大约70%的新房子一出生就带着太阳能。日本有个开发商"清水建设",2010年开发了13000套带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别墅,当年就全卖掉了。这会带动多少就业和消费?政府给居民安装太阳能补贴是不会亏的。”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