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1 阅读量:986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远望谷远翔XCRF-860型读写器介绍
远望谷XCRF-860型 固定式读写器,符合EPC C1G2(ISO 18000-6C)标准,读写性能卓越,支持密集型阅读模式,可选配Wi-Fi等多种无线通讯模块,支持DHCP等众多网络协议是一款高性能、智能型阅读 器,特别适合于大规模批量组网应用可广泛应用于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卓越的性能
XCRF- 860型固定式读写器具有优异的读写性能、超强的多标签阅读性能以及带标签匹配和重复标签过滤功能,每秒可读取120张符合EPC C1G2标准的电子标签,稳定读取距离最远可达10米。该固定式读写器内置WEB访问界面,可通过IE浏览器连接到读写器,进行远程配置,提供的系统日 志,方便读写器故障远程诊断和现场维护。
强大的接口功能
XCRF-860型固定式读写器拥有丰富的网络功能,支持DHCP、HTTP、TCP/IP网络协议,适合大规模组网应用。四个天线端口,扩大天线覆盖范围,可准确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快速识读电子标签。应用时可通过软件自由控制天线数目,还可灵活的连接天线组成扫描通道。
该 固定式读写器还具有完善的串行接口、网络接口、USB接口以及I/O接口。其中继电器控制输出I/O接口,能够直接驱动多种外接设备,光电隔离输入I/O 接口,保证在干扰较大的环境中准确接收引发读取动作的信号。另外,可任意选配GRPS、BlueTooth、Wi-Fi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适应各种不同的 成本和功能要求。
优异的数据保护功能
XCRF-860型固定式读写器具有 优异的数据保护功能,在网络连接中断的情况下,可将标签信息保存到内置的储存卡中,不会因网络中断而丢失重要的标签数据,该储存卡最大可扩展到2G。此 外,内置的时钟也不会因网络原因而中断工作,会实时显示标签被读取的时间。插入带有身份识别文件的U盘可自动从读写器中下载保存标签数据。
技术指标
物理参数
尺 寸:300mm x 210mm x 70mm
重 量:2.7kg~2.9kg(与选配模块数量有关)
外壳材料:金属
环境参数
工作温度:-20℃ ~ +55℃
储存温度:-30℃ ~ +75℃
性能参数
工作频段:920MHz~925MHz
符合标准:EPC C1G2(ISO 18000-6C)
读取距离:0m~10m(与标签及天线配置相关)
天线接口:4个SMA型接口
有线通讯接口:RS 232、USB Host、USB Device、10/100M Ethernet
无线通讯接口:Wi-Fi、GPRS、蓝牙,可任意选配
I/O接口:2路光电隔离输入、4路继电器控制输出
网络协议:DHCP、HTTP、TCP/IP
读取速度:120张/秒(EPC C1G2标签)
API兼容:兼容原XCRF-800系列产品API,可扩充
配套软件:Demo软件、范例程序、驱动程序、API(C++或.net)
输出功率:20dBm~27dBm(±1dBm) 可调
升 级:支持USB/FTP固件升级
电 源:100V~240V AC / 50Hz~60Hz
全球领先的传感器与功率IC解决方案供应商Allegro MicroSystems(纳斯达克:ALGM)于7月31日披露截至2025年6月27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2.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电动汽车和工业两大核心板块的强劲需求,其中电动汽车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工业及其他领域增速高达50%。
受强劲的人工智能(AI)需求驱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格局在2025年第二季度迎来历史性转折。韩国SK海力士凭借在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的领先优势,首次超越三星电子,以21.8万亿韩元的存储业务营收问鼎全球最大存储器制造商。三星同期存储业务营收为21.2万亿韩元,同比下滑3%,退居次席。
8月1日,英伟达官网更新其800V高压直流(HVDC)电源架构关键合作伙伴名录,中国氮化镓(GaN)技术领军企业英诺赛科(Innoscience)赫然在列。英诺赛科将为英伟达革命性的Kyber机架系统提供全链路氮化镓电源解决方案,成为该名单中唯一入选的中国本土供应商。此重大突破性合作直接推动英诺赛科港股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一度飙升近64%,市场反响热烈。
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MPS(Monolithic Power Systems)于7月31日正式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本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多项核心指标实现显著增长,并释放出持续向好的发展信号。
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于2025年8月正式推出工业自动化资源中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前沿技术洞察与解决方案库。该平台整合了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及自动化软件的最新进展,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