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医院透过RFID让医疗救助无所不在

发布时间:2011-03-1 阅读量:878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RFID在台湾医疗业的应用
解决方案
    *RFID走出医院 落实于行动医疗
    *RFID快速发展 医疗业应用更加丰富


RFID在物联网的大概念产业中,是较早进行研发、应用的领域。如今RFID早已进入到如食品安全溯源,农牧产品质量监测,智能识别,智能治疗等诸多行业当中。RFID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快捷简便的方式,同时也保障了快速发展给安全带来的隐患。在医患矛盾重重,医疗事故频发,医改不断深化的今天,看看海峡对岸的通过RFID对智能医疗的促进作用,对我们来说不无裨益。

如今台湾,RFID在医疗业的应用不仅限于医院内,更进一步走向户外,配合无线宽频传输技术,让行动医疗就像在医院一般有秩序。未来在台湾的任何角落,若发生如八八水灾般严重且大范围的灾难时,救难团队便能在黄金援救期内,抢救更多宝贵的人命。

数年前,在RFID技术刚崭露头角,还没广泛走入一般企业之际,医疗产业对RFID的应用就相当广泛。在急诊室、手术室,RFID用来进行病患身份管理;透过RFID辅助看诊、手术、用药等环节,弥补人力作业可能的疏失,对于提升病人安全,的确产生了莫大的助益。近年,可发出讯号的主动式RFID,也已经走入医院病房,用来追踪失智却仍具行为能力的老年病患,避免危险的发生。

RFID走出医院 落实于行动医疗

如今,RFID在医疗业的应用触角,从院内延伸到院外。行政院卫生署于2000年推动灾难预防与紧急医疗应变体系,在台湾南、北各成立一支省级的灾难医疗救护队,并在各地区成立支队。位于南区的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以下简称成大医院〉,为台湾灾难医疗救护队的其中一个支队,也负责南区执行中心的任务。在当地发生紧急灾难时,各区设立的紧急医疗应变中心,即接受当地卫生局指挥,进驻灾区,就近进行紧急医疗救援,并评估现场需求,决定人员与资源的调度。

谈到紧急救难行动,一般大众关注的多为搜索队救难,但事实上,重大灾害发生初期,紧急医疗应变若得当,所能营救的人数远超过搜救行动。为了增加灾难救援的效率,除持续充实专业灾难医疗训练外,成大医院于近期导入行动医疗系统,期望借助RFID的辨识与纪录功能,确实掌握所有伤病患的状况,让被救援人数极大化。

欣技资讯与巨昊科技,是成大医院急难救助系统的主要合作伙伴,两家公司分别提供系统需使用的手持式PDA与条码印表机等周边设备。此外,为了让行动医疗更顺畅,成大医院特别开发一套完全独立的急难救助系统,作为灾区病历纪录之用。

灾区急诊室 让救援行动井然有序

当灾难发生后,急难救助团队第一时间接收到讯息,救护车与随车医疗人员随即出动。抵达灾区后,第一线急救人员接触到病患时,即为病患戴上RFID手环,并纪录病患的检伤级数、受创类别、病况等资讯,经过初步的处理后,转介给第二线的专业医疗人员。医疗人员以手持式PDA扫瞄病患手环,取得手环裡的资料 index,根据受创状况来进行诊断、开药等医疗行为。

医师可直接在手持式PDA中写下诊断后的医嘱,输入需服用的药品名称,进行行动开药。欣技资讯行销暨业务处区域业务主管赖锦亿指出,透过WiFi无线网路或 3G行动网路迅速传输病患手环内,与急难救助系统间的资料,建构行动医疗的网络,也让急救流程秩序化,这就等于将医院急诊室,直接移植到灾区一般。

急难救助系统所使用的手环,同时搭载条码(Barcode)与RFID标签。赖锦亿表示,如果在室内院区,仅凭藉条码作为身份辨识,大致足够,但灾区多位于户外环境,且若为天然灾害,现场通常是大雨滂沱、泥泞不堪,十分髒乱。

传统条码手环极可能因髒污、受损而无法读取,因此急难救助系统另外加上RFID标签,让两种识别模式并行,以增加系统可靠度。被包覆在塑胶内RFID标签的感应线圈,能确保在各种恶劣的情况下,手环遭到不可抗力的破坏时,依然能被手持式PDA读取,在分秒必争的急救场合裡,就能有效减少医师反覆询问病患状况的时间。

当大型灾难发生时,往往造成数以百、千计的伤、病患,这时,急难救助团队为病患识别的工作格外重要,“第一线救难人员能正确将病患受创状况记录下来,第二线的随队医生在接手治疗,便可即时处置,不需花费额外时间瞭解病况。”赖锦亿认为,巨大天然灾害发生后,黄金救援期非常有限,医疗行为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到救援效率。

RFID快速发展 医疗业应用更加丰富

现阶段,成大医院急难救助系统的应用,还只是小规模示范性质,不过,医疗流程的行动化,已为未来的云端医疗作好准备工作。未来,当电子病历制度正式上路,各家医院的病历,皆可透过系统相互交换,在灾区所建构的急难救助系统,更可藉由且安全的宽频网路,与成大医院既有的HIS系统串接起来。让灾区医护人员在治疗的同时,即可从云端上得知,该名病患在不同时期的生理资料与病史,有助于当下诊疗的适切性。

从各方面来看,RFID都非常适合运用于医疗产业。RFID标签具有可重复使用、可无屏障读取的特性,此外,RFID标签拥有高储存量;与二维码仅能容纳 3000bytes资料量相比,RFID标签可储存多达数百万bytes的资料,再加上电子式讯息不易被破解,拥有足够的安全性。在存放高度机密的个人病历纪录时,能提供足够的保障。RFID与医疗流程更紧密的结合,以及结合后展现的商机,将是指日可待。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