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1-12 阅读量:1085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使用LabVIEW为并网光伏设备开发监测系统
解决方案:
* 使用开放式的NI LabVIEW软件平台设计监测系统和专用接口软件
* 将多个测量设备的输出通过串行接口输入到PXI系统
* 使用现成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函数将数据传输到PC
* 提供不同测量结果的实时显示
“整套设备的核心是NI PXI-8184实时控制器,它提供了数据存储功能、有着极高的系统可靠性、紧凑性、坚固性和方便的可配置性。”
2007年,新加坡政府投入3.5亿新加坡元用于将城市改造为全球清洁能源枢纽,重点是开发太阳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加坡政府和经济发展局下属的清洁能源研究与实验计划(CERT)制定了多项措施。为此,我们开设了含有五种不同光伏面板的太阳能科技中心,功率总计达14.2 kW。中心用于展示不同的并网光伏系统,并作为研究热带气候条件下不同光伏模块长时间运行的性能和特性的测试实验中心。
为了研究这些光伏模块的性能和特性,我们请来自电子工程部门的一支团队,以低成本在短时间内构建能够测量待测光伏阵列不同参数和实际气候条件的自定义实时监测系统。
团队使用LabVIEW软件进行开发,因为它提供了开放式的开发平台、多功能性以及独创的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允许他们快速开发非标准的 Modbus串行通信协议,它是将多个测量设备输出传送到PXI实时控制器系统的关键接口。之后,使用UDP通信函数,将数据传输到PC用于实时显示、分析和存储。
光伏系统测量仪器
整套设备的核心是NI PXI-8184实时控制器,它提供了数据存储功能、有着极高的系统可靠性、紧凑性、坚固性和方便的可配置性。软件的开发是基于LabVIEW和LabVIEW实时模块进行的。PV测量与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
开发Modbus串行通信功能
天气监测系统由七个测量参数组成,包括全球太阳辐照度、散射太阳辐照度、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和降雨量。光伏监测系统的测量参数包含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面板温度。交流电源和功率发生使用电子功率计采集。此外,总共有22个测量数据点是从测量仪器和五个电子功率计采集的,总计 23个测量值。为了能够处理多种测量数据,并且最小化设备和PXI控制器之间的连线,我们使用串行接口。
团队使用Modbus远程终端单元(RTU),它是开放式的串行(RS232或RS485)协议,提供通过网络连接设备之间的主/从通信。它使用简单、可靠、成本低,并且能够交换二进制格式的数据,从而提高了吞吐量。但是,每个Modubs设备制造商都用不同的函数代码、数据格式和循环冗余验证(CRC)代码实现这个协议。因此,开发Modbus驱动程序从而允许用户根据不同制造商的要求修改协议的实现是必要的。
由于LabVIEW提供了虚拟仪器软件架构(VISA)串行函数,因此设计程序在这些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是简单的。此外,由于提供了数据操作函数,例如分割数字、带进位右移、交换字节、类型转换等,我们可以方便地使用对应的函数代码、数据格式和CRC错误验证算法实现Modbus消息结构。这样我们开发并测试了Modbus RTU接口程序,并且能够为不同制造商的设备工作。
从PXI实时控制器到PC的数据传送
团队使用LabVIEW中的UDP函数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PC中。UDP简单,方便,并能将消息同时广播到多个地址的功能。虽然它不保证可靠的数据传送,但是在这个系统中,这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因为该系统只需要将数据以10 s的时间间隔传送到PC中即可,所以即便丢失了一些数据点,也不会导致任何问题。
设计图形化用户界面
系统需求之一是提供显示所有与监测系统测量数据以及太阳能技术中心设置有关的综合信息。LabVIEW中的选项卡控件为用户提供了在单一应用程序中放置所有信息而不让用户界面变得过于复杂的实用功能。
另一个挑战是将不同测量数据显示在图表中。图表让用户直观地看到一个参数和另一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任何参数的变化趋势。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有22个测量数据点,其中包括天气参数、光伏直流电压和电流以及每个类型太阳能面板的面板温度。在一张图表上列出所有数据是不可能的。这可以通过用程序方法控制图表绘制加以解决。程序的设计使用了项目选取以及图表属性节点来实现。用户可以在一个图表中一次性查看多达四条数据曲线和测量参数。图2显示了用户界面的截屏。
结论
LabVIEW帮助我们的团队在三个月内快速开发了Modbus接口程序,并且设计了富有信息量的优秀用户界面。使用NI PXI硬件确保了系统可靠性,它自从2008年9月以来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 不间断运行至今。我们团队的下一个任务是评估光伏系统性能,包括评估光伏阵列效率、能量发生关于气候条件和模块条件的关系。
图1:PV测量与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2:用户界面截屏
苹果公司与三星电子达成战略合作,将于2026年在三星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半导体工厂量产下一代iPhone图像传感器(CIS)。这项采用新型堆叠晶圆技术的芯片将首次应用于iPhone 18系列,通过双片晶圆粘合工艺显著提升能效和运算性能。此前苹果的CIS供应长期由索尼独家承担,此举标志着其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十年来的重大变革。
2025年8月5日,美国芯片巨头AMD公布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公司单季营收达76.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6亿元),同比增长32%,超越市场预期的7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受出口管制导致的库存减值拖累,Non-GAAP净利润同比下滑31%至7.81亿美元,每股收益0.48美元略低于预期。尽管第三季度营收指引8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测,盘后股价仍下跌4.2%。
(2025年8月7日)半导体硅晶圆领先供应商环球晶圆(GlobalWafers)于今日宣布,其美国子公司GlobalWafers America LLC (GWA) 已与科技巨头苹果公司(Apple)达成一项全新的战略供应链伙伴关系。这一合作将有力推动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的供应,标志着美国重塑芯片供应链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晶圆专工企业联华电子(联电,UMC)今日正式公布了其2025年7月份合并营收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月营业收入达到新台币200.4亿元(约折合人民币48.1亿元)。相较于2025年6月份,营收环比呈现积极势头,增长幅度为6.5%。不过,与2024年同期相比,则微幅减少了4.1%,显示出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对比影响。
2025年8月5日,全球半导体代工巨头格芯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30日)财报:季度营收达16.9亿美元,同比增长3.7%,略高于市场预估的16.8亿美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每股收益0.42美元,大幅超越预期的0.35美元。然而,因第三季度营收指引(16.8亿美元±0.25亿美元)及每股收益(0.38美元±0.05美元)显著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17.9亿美元和0.41美元,当日公司股价重挫9.34%,收盘报32.8美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