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 阅读量:1870 来源: 发布人:
在残酷的职场中,年薪20万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很成功了,可是对于既熟悉软件开发,又擅长硬件电路的工程师而言,或许还不够……至少李工就是这么想的。
平台撮合雇主服务商成功对接,项目顺利开展
去年九月,李工还在一家外企做网关接口方案的高级硬件工程师,现在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自己组建了一个十几人的技术团队,专注于项目外包。截至今年八月底,他已经在快包成功完成几个项目了,现在他是平台的优质服务商,据业务经理deerle透露,上个月他刚推荐给李工一个十万的大项目,在平台的撮合下,雇主与李工完美对接,目前,双方已经与平台签订第三方协议,项目顺利进行当中,下面小编带你来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项目呢。
雇主不熟悉智能产品开发技术,遂开通直通车服务将项目酬金托管到平台。
智能雾化设备好是好,但不懂硬软件开发怎么办……
据悉,雇主是深圳一家专业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者,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高档小区内有一种雾化设备,能用手机控制整个装备,很方便,于是,回到公司讨论一个智能雾化的项目如何开展。
由于公司团队都是做物业管理的,对智能雾化设备开发不熟悉,在公司开会讨论过后,决定找外面的专业团队帮助它们开发这样一款产品,在一次网上找团队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汇聚百万工程师的平台快包,在客服的引导下,将项目需求发布在平台,并建议这个雇主开通平台直通车服务。
业务经理对平台的每个项目都会精心审核,这个也不例外,看到这个直通车需求,他向雇主推荐了三个有项目经验的服务商团队,有两家是大公司团队,一家是李工这样的小团队。据业务经理介绍,雇主对技术类的东西不是特别懂,一时间无法抉择。
产品经理协助雇主选择服务商
对于这位雇主遇到的问题,业务经理deerle将它逐一反映给快包最懂技术的人—产品经理,在产品经理的协助下,建议雇主选择李工这样的软硬件皆通的小团队(李工有类似的项目经验),产品经理认为两个大团队虽然没有类似项目经验,技术实力没有问题但价格可能不是雇主满意的。
服务商开发经验丰富,专注是他的一大优势
年薪那么高,为什么当初选择辞职,李工向小编表示,在大公司上班的时候,自己专注于硬件开发,软件开发部分很少涉及,但自己大学不光是硬件开发很熟悉,软件APP也是自己擅长的(据说大学参加广东省软件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感觉自己这方面才能被埋没,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公司上班不自由,自己接项目的话可以灵活安排工作学习时间,对自己来说这种方式更适合。
“之所以看中这个服务商,觉得他经验丰富,而且现在是全职接项目,很专注,有平台监管也让我放心。”雇主对业务经理deerle说道。
雇主对服务商的能力和态度也比较认可,两人相谈甚欢,协议前期demo开发约四个月时间,“平台会监管整个项目的进度,保证项目完成,将成果完美交到雇主手中。”产品经理对小编说。
一位专注于高安全性与便捷性数字资产管理的客户,计划开发一款硬件冷钱包(离线存储加密货币私钥的设备)。其核心需求明确且具有挑战性:设备需支持蓝牙传输(速度要求达到1Mbps,关键数据传输需在5秒内完成);配备显示屏用于操作确认和交易信息展示;集成高安全性指纹识别模块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核心功能是安全可靠的离线签名机制(私钥永不触网);并确保设备具备充足的**运行内存(512MB或以上)**以保证复杂加密算法和操作的流畅性。此外,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有着极高要求。
某工业设备制造商通过专业平台寻求电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核心需求为实时监控充电过程。该系统需集成2.4寸LCD显示屏动态展示充电进度、电压电流参数及剩余时间,同时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输至PC端软件实现双屏同步显示。界面设计强调直观性,要求关键数据布局清晰,便于操作人员快速获取信息。
在智能设备普及的今天,用户体验的细腻程度往往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一家新能源设备制造商面临一个看似明确却充满技术挑战的需求——实时、精准、直观地显示充电核心数据,并实现本地与远程双重监控时,他们亟需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这个过程涉及精密的数据采集、优雅高效的UI设计、稳定的数据传输以及软硬件的完美协同。面对精度要求、显示优化、双通道数据同步等难点,他们如何快速找到“对的人”,高效地将蓝图变为现实?本文将分享一个通过我爱方案网平台精准匹配,成功开发并交付“智能充电监控显示系统”的真实快包故事,揭秘其核心需求、攻克的技术堡垒以及确保客户满意的交付历程,展示专业方案对接如何为创新产品注入强大动能。
迅联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农业监控的创新企业,他们急需一种能够远程、及时、精准触发的监控系统,用于大棚异常状况的报警联动。当传感器检测到大棚环境异常时,该系统需要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推送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多个管理员,并区分不同报警类型的优先级。他们通过“我爱方案网”平台发布了需求,迅速吸引了众多方案商的目光。
当24路电磁阀的同步脉冲成为产线升级的生死线,当CAN总线指令与24V强电驱动陷入跨电压战局——这家工业设备商在我爱方案网打响了一场72小时闪电战!基于现成STM32F103核心板的二次开发,方案商以三大破局之术:CAN总线毫秒级响应优化、3.3V/24V混合驱动堡垒设计、原子级操作实现0.2μs通道同步,不仅撕碎技术困局,更用「核心板+底板」定制模式将交付周期砍掉67%。这不仅是控制 器的胜利,更是平台精准匹配经验与供应链极速响应的暴力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