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产品经理想跟你谈谈:论单片机工程师的职业规划

发布时间:2016-08-30 阅读量:1974 来源: 发布人:

俗话说“树大招风”,最近,平台招来了一股“单片机编程”的风,在快包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七月发包大数据报告》中,单片机编程任务勇夺铜牌,是七月份最火爆的三大任务之一。

5.png

据产品经理介绍,随着人力成本的递增,市面上招一个三年以上经验的单片机工程年薪10万左右,这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为了快速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又能为企业节省成本,借助快包寻找外部工程师资源是大势所趋。


目前,平台单片机编程任务很多,这也预示着工程师的福利将大大提升,除了上班拿薪资,业余时间也能赚钱。凡事都有两面性,想接更多任务,提升能力才是王道,下面是一位资深产品经理给小编投的稿件,或许能帮助到您。


4.png

论单片机工程师的职业规划

单片机开发工程师主要负责设计单片机电路,单片机工作所需的外围电路设备的驱动,编写单片机软件,并对软件进行仿真调试。


作为单片机工程师,要明白单片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单片机那是万万不能的。从NN年前的单片机,到现在的单片机,单片机只是单片机,其性质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只是从原来的“神秘”、“暴利”、“有趣”等等,回归了她原来的真是面目罢了--那只是在说明社会在进步,更加的合理和趋于理性。只是现在的这样回归,有点走了极端罢了,从一个极端走了另一个极端罢了。


从N年前的单片机,到现在的单片机,单片机只是单片机,其性质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只是从原来的“神秘”、“暴利”、“有趣”等等,回归了她原来的真是面目罢了--那只是在说明社会在进步,更加的合理和趋于理性。只是现在的这样回归,有点走了极端罢了,从一个极端走了另一个极端罢了。但相反社会在这方面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至少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这样的“自动化”过程一直会贯穿下去。所以你有什么好担心的,怕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吗?!怕自己的资薪没有或不高吗?


我自己在单片机和自己熟悉的行业上做了快10年了,不说自己的水平怎么样。说牛不牛,说不牛也牛--该骄傲的时候还是要骄傲的,那是对自己的肯定。该谦虚的时候也要谦虚学习,毕竟单片机总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方面面的东西不是自己都是熟悉和精确把握的。要想自己混的不错,我还是那句化,---和自己所处的行业结合,那才是王道。


有些人在抱怨单片机在社会上的方方面面,那只是一个现象或表象罢了。或者说那只是纯电子开发或纯电子开发的配套产品,在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情况罢了。别说自己只会编编程,做点纯电子的工作就觉得不得了了,那就错了,单片机系统工程没有那么的狭隘。如果你走不出这种狭隘,那你注定就是在抱怨的那部分人。就象我前面说的,单片机只是在回归她的本来面目而已。还有就是中国就是太缺少“到了5060岁的样子”,都还在从事单片机工作的人。--也许那也是新兴的中国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吧?


没有什么职业是最好的,只有在当前或相当一段时间内适合自己的职业。就说单片机,对我来说,单片机的工作成果那只是一个配件(当然纯电子产品除外),正因为是“配件”,所以你需要提供相应的物理尺寸,单片机系统的散热,安装条件和安装方式等等情况,需要对你的上下游提供的环境配合好,而不是说我的单片机功能完成了就没我的事了,万事大吉了。就仅对单片机需要实现的功能来说,如果你连功能都实现不了,那我还要你做什么--那只是基础工作。其实,往往上下游提供的环境对你的设计就是一种考验,也有你需要变换N种方案才能比较好的实现的可能。


很明显,这样的上下游环境,对你就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不过有些人可能就会视而不见,让你更加的熟悉自己开发的东西,在这个行业中的使用和价值情况,对自己的今后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不象C、C++的人员到了没有发挥的平台的时候,就很郁闷了。相反,对单片机来说,我们可以为自己建立那样的可以供自己发挥和发展的平台。


就我的理解出发,单片机是相当“底层”和“硬件”的东西,没有太多高深的数据结构,也没有太多需要技巧的编程算法,只要我们从单片机执行的角度,去理解和编程它们的动作情况就行了。一个单片机就可以构成一个电子系统,也可以只构成一个智能节点。没有太多高深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研究,因为我们只是单片机的应用者而已,别把自己提到“研究”的高度,我们只在“应用”的高度。正因为我们是在“应用”的高度,所以在熟悉和能精确把握“单片机的使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单片机的应用”的“使用环境”上。曾经有个牛人,拿着intel的8031的芯片技术手册和内部手册,在一个单片机上实现了你想都没想过能实现的那样多,但我认为那个是没有必要的,除非你想搞51芯片开发。说了那么多,如果你还在为单片机而单片机功能的话,那我觉得你有点可悲了。


多熟悉单片机的上下游环境和条件,那不是很困难的事。我不比你聪明,你也不比我笨,我能够一点一滴的做到,你为什么不能吗??!我希望自己的这些东西,对后来有点帮助,对新手能够带来点思考的东西,那就够了。


规划一:

当有一定的年龄和人力资源后,就可以自己出来做了,当个“有时连狗都不如”的所谓半个老板了。但当自己都老板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当初我就是在这样的忐忑中,冲了进去。项目接的很多,周期对自己规定的也很短,往往都是白天在处理前一个或前面项目的维护工作,晚上回来工作到一、二点开发项目。累就不用说了,有时想想那是在拿自己的命来搏钱啊!!!老婆不太同意我出来自己干,做的好好的也不错。

于是,我就对老婆说,可能我不能每个月准时的拿钱养家糊口,但我保证一年下来的平均每个月养家糊口的钱一定不会低于现在。就这样,我开始了走自己的路了。吃苦受累我不怕,付出了没有收获我不怕。怕的就是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也许一直以来都比较好运气和顺利的缘故吧?!作为和我同行的兄弟姐妹们,一定要过了自己的心理关,别太在意今时今日的得失,还有所谓的某些情况下的“面子”。至少我们应该用“最小的代价”来给自己当“学费”。也不怕你们笑话,我的“学费”交的也不少。

这种半个老板的做法可能跟“九天说的SOHO”的样子比较类似吧?!一个成功的项目,不是你的功能有多好,有多强,而是你的开发成功为你的项目方带来了多少的利润收入,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了,尽管你只赚了点开发费。做项目,别为自己考虑太多,多换位思考一下。人家能信任你,把项目扔给你做,你就多该从项目方的角度考虑考虑---也许有时他们的要求有点过分,但所谓不知者不去怪罪了。


规划二:

做一个称职的软硬电子工程师吧。不用学太多,就学一些就行了,也不要去跟风,那个没有必要。有时,你就是去学了,如果没有相应对应的开发任务,学的也是皮毛,不过只要皮毛也可以了,当你真正需要的时候,再拿起来就会快很多--也算是一种储备吧。但你至少要会一种,一种相对来说狭隘的系统吧?!不怕你笑话,我就只会51单片机。


先说说我自己了,从事工业自动化方面的机床设备行业1、精通51,了解其他的单片机,精通51汇编,精通CPLD,半精通C51(只用来做点人机界面工作),粗通FPGA(想精通自己做51IP核)2、粗通ARMDSP,粗通ARM和DSP的汇编,了解C编程。3、精通三维造型软件SOLIDWORKS(可以为自己的线路板造型和机械设备造型)4、粗通机加工大部分的工艺。5、精通钣金和焊接。6、熟悉数控设备、机床的实现解决方案。对于每个人来说,学以至用,以前的我什么都想学,什么都用不好,当学的时候,却没有用的发挥平台,都是为学而学。但至少当你要用的时候,重新捡起来的时候,就会很快。就拿ARM来说吧,学的时候学的很努力,从其机理到实现,也做过好多的实验,可现在就是用的少就剩下了点概念的东西了。


所以没必要什么都要精通,只要一样,比如51单片机吧,从设计、投板、采购、焊接、一直到调试成成品等等一个系统下来,如果你思考了,如果你精通了,你还怕什么,不给高工资也要给你高年薪了。---应该都能了解“老板一将难求”的道理了。


规划三:

做一个合格的新手电子工程师吧。对于新手,我的建议是:别上来就是一个什么五年十年规划之类的,我们都是普通人,那种规划不适合普通人。如果我们能将今后一年和二年的规划做好了,那你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每天都是一个想法,每月都是一个变化,更别说每年了---只要你在努力,脚踏实地的做事。不要把自己搞的太忙碌了,给自己每天留半个小时想想“心事”了。做好一样,再发散开去,对于电子类的,什么ARM,DSP,51都是相通的。精通了一个体系,那么其他电子类的体系都是相通。怕就怕你什么都不通,都是半通。还半桶水的晃来晃去的,那就有点郁闷和悲哀了!


相关资讯
快包故事:小屏幕大智慧,高精度温控方案点亮工业生产线

在精细化工生产线上,一组关键反应釜的温度波动始终困扰着张工和他的团队。传统温控器响应迟钝、精度不足,导致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以保障,更别提实时监控管道压力与安全启动压缩机等关键设备了。产线效率与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张工深知,必须找到一款集高精度温度控制、压力监测、多重保护与友好交互于一身的新型PID控制器。

快包故事:STM32F429双通道示波器量产化改造方案高效交付

某电子产品开发商通过我爱方案网发布关键需求:需将淘宝采购的STM32F429双通道开源示波器方案进行深度定制。核心目标包括:1)重新设计开机启动界面以匹配品牌VI系统;2)删除原始固件中信号发生器、数据记录仪等冗余功能,聚焦纯示波器核心功能;3)完成硬件电路量产化优化设计,确保生产良率;4)获取全套可量产级原理图与源程序,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快包故事:精准匹配,高效交付——1Mbps蓝牙高速冷钱包硬件方案成功落地

一位专注于高安全性与便捷性数字资产管理的客户,计划开发一款硬件冷钱包(离线存储加密货币私钥的设备)。其核心需求明确且具有挑战性:设备需支持蓝牙传输(速度要求达到1Mbps,关键数据传输需在5秒内完成);配备显示屏用于操作确认和交易信息展示;集成高安全性指纹识别模块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核心功能是安全可靠的离线签名机制(私钥永不触网);并确保设备具备充足的**运行内存(512MB或以上)**以保证复杂加密算法和操作的流畅性。此外,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有着极高要求。

高精度充电监控系统的开发与交付

某工业设备制造商通过专业平台寻求电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核心需求为实时监控充电过程。该系统需集成2.4寸LCD显示屏动态展示充电进度、电压电流参数及剩余时间,同时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输至PC端软件实现双屏同步显示。界面设计强调直观性,要求关键数据布局清晰,便于操作人员快速获取信息。

快包故事:精准掌控,一目了然 —— 我爱方案网助力智能充电监控系统高效交付

在智能设备普及的今天,用户体验的细腻程度往往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一家新能源设备制造商面临一个看似明确却充满技术挑战的需求——实时、精准、直观地显示充电核心数据,并实现本地与远程双重监控时,他们亟需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这个过程涉及精密的数据采集、优雅高效的UI设计、稳定的数据传输以及软硬件的完美协同。面对精度要求、显示优化、双通道数据同步等难点,他们如何快速找到“对的人”,高效地将蓝图变为现实?本文将分享一个通过我爱方案网平台精准匹配,成功开发并交付“智能充电监控显示系统”的真实快包故事,揭秘其核心需求、攻克的技术堡垒以及确保客户满意的交付历程,展示专业方案对接如何为创新产品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