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 PK 液晶电视 未来显示之路谁主沉浮?

发布时间:2016-07-2 阅读量:241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

十年前,等离子和液晶两大阵营曾展开激烈的较量和比拼,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和舆论之争,最终液晶技术脱颖而出;十年后,显示技术加速升级,让液晶和OLED技术再次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液晶生命力还有多长?OLED技术又能否突破瓶颈?如今,液晶和OLED的博弈,成为整个显示行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OLED进入产业化初期阶段


快包


三星再次计划出售部分液晶生产设备,集中力量扩大OLED屏幕生产线产能;LG在韩国投资建设的全球最大OLED工厂有望提前半年竣工,未来3年OLED总投资额高达87亿美元;鸿海联合夏普投资2000亿日元研发OLED面板,计划2018年上半年开始批量生产OLED面板;就连苹果公司也告知相关供应商,2017年会有部分iPhone采用OLED屏幕……

如果说最近平板显示行业什么技术最热?那么非OLED莫属。面板大厂纷纷在OLED领域加大投资布局,让OLED的呼声越来越高。IHS研究显示,尽管液晶显示技术仍然是显示行业的主导技术,但是2016年AMOLED屏幕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将上涨40%,达到3.95亿台,其营收也预计将增长25%,达到150亿美元,可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面板厂商加速布局、调研机构纷纷调高市场预期,这一系列的事件,是否预示着,OLED时代真的要来临了呢?


快包


从CRT到液晶,过去20年间,液晶电视的市场规模从2亿台增长到30亿台,增长了15倍。对于韩国面板厂商而言,在我国液晶面板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需要新的技术,以抢占制高点。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副秘书长胡春明说,全球经济不景气及供给的变化,让液晶面板供需逐渐从结构性过剩转向全面过剩。2015年全球显示面板需求面积有1.8亿平方米,并以每年1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在增长,但是与此相对的是,显示面板1200亿元的产值却没有太多增长。这意味着,液晶面板的出货量不断增长,但是厂商的利润却是下滑的。在此情况下,韩国面板厂商更希望凭借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发展OLED技术以维持其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而现在,OLED产业的确进入了产业化初期阶段。

OLED与液晶电视的区别与差异,请看下图。

OLED PK 液晶电视  未来显示之路谁主沉浮?


OLED 液晶电视
亮度 OLED虽然可以自发光,但亮度方面相比LED背光稍低一些。 液晶电视尤其是LED背光电视,拥有多种背光设计,比如底部、顶部及底部、侧光式、全局式等等,相对来说拥有更高的亮度
黑色水平 OLED的每个像素都是独立自发光,色彩表现更为深邃、自然。 液晶电视不论是使用了哪一种背光技术,在实现局部调光时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影响黑色效果的还原。
对比度 OLED能够产生更佳的对比度效果,同时没有任何晕染。 其效果泛白,颜色还原极不准确
分辨率 最高的分辨率标准都达到了4K超高清标准。 最高的分辨率标准都达到了4K超高清标准。
刷新率及运动模糊 OLED普遍还存在较明显的运动模糊效果 液晶屏幕拥有更高的刷新率及运动模糊处理
高动态范围(HDR) OLED方面,虽然LG已经展示了HDR技术,但其2015年机型还并不真正具备该功能。 只有极少数LED电视支持HDR功能,并且需要兼容HDR的影像内容(如4K蓝光)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色域扩展 OLED,目前LG技术使用蓝色、黄色荧光体及红绿蓝滤色器来创建ATSC颜色频谱,未来是否能实现色域扩展还不明确。 电视采用色域扩展技术。比如流行的量子点,便可让电视显示出更广泛的颜色,从而实现不同的显示风格或是丰富本身色彩效果。
可视角度及均匀度 OLED则不具有任何视角问题,甚至从极端的角度观看都是基本一致的。 虽然IPS、曲面屏幕等技术可以改善液晶屏幕的视角,但仍存在死角。液晶则会因为背光位置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光现象。
能耗 同尺寸OLED能耗成本要比液晶电视要高30美元左右 液晶电视的能耗取决于背光设置,所以LED背光设计比每个像素独立发光的OLED更加省电。
价格 OLED电视也在变得越来越便宜,这是值得关注的。 液晶电视要比OLED电视便宜地多,成本差距最高可能会达到5倍。



OLED未必能替代LCD

与国外大厂全面转向OLED有所不同的是,近年来我国面板企业的策略是深耕液晶显示技术。随着我国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陆续投产,2016年TFT-LCD面板按面积计算出货量达到全球第二,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0%;而到2018年,我国TFT-LCD产能规模将有望赶超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如今我国在液晶面板领域投资越来越大,而韩国厂商却全面转向了OLED,这让OLED将取代液晶技术的舆论不绝于耳。显示产业资深专家和企业高层的观点对显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从技术来看,目前LCD的工艺是确定的,而OLED的工艺并没有确定。从投资来看,OLED的投资是液晶的两倍。我认为,OLED不见得可以替代LCD。同时也要看到,很多面板大企业的布局都是以LCD为基础,少量做OLED,我们应该支持OLED发展,但也要谨防OLED技术路线改变,得不偿失。”

实际上,早在2007年,索尼就推出了全球首款11英寸OLED电视,但由于成本和技术难题,却不得不放弃。2013年,LG和三星同时将55英寸OLED电视推向市场,但是由于技术路线问题,三星在第二年便悄然退出市场。尽管这些年日本和韩国厂商在OLED电视领域一直不断尝试,目前却只有LG在大尺寸OLED电视领域坚守。其主要原因是,OLED加工工艺相对复杂,上游材料等难确定,寿命和成本都存在问题,使其良品率短期内很难提高,从技术成熟度来看,OLED还不能与LCD处于同等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面板厂商对于OLED实际都处于观望阶段。我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影像显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认为,应顺势而为,未来10年OLED和LCD会和平相处,找到各自不同的应用。

显然,不论是液晶还是OLED,都具有各自优势。从目前来看,OLED在图像质量、对比度等方面拥有更好的效果;而液晶电视也在努力紧追,通过HDR和扩 张色域实现竞争。当然,液晶领域的机型、尺寸更丰富,价位选择也更多,相对来说更适合普通家庭。追求高端视觉享受的用户,OLED则是更好的选择。

相关资讯
快包故事:精准匹配,高效交付——1Mbps蓝牙高速冷钱包硬件方案成功落地

一位专注于高安全性与便捷性数字资产管理的客户,计划开发一款硬件冷钱包(离线存储加密货币私钥的设备)。其核心需求明确且具有挑战性:设备需支持蓝牙传输(速度要求达到1Mbps,关键数据传输需在5秒内完成);配备显示屏用于操作确认和交易信息展示;集成高安全性指纹识别模块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核心功能是安全可靠的离线签名机制(私钥永不触网);并确保设备具备充足的**运行内存(512MB或以上)**以保证复杂加密算法和操作的流畅性。此外,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有着极高要求。

高精度充电监控系统的开发与交付

某工业设备制造商通过专业平台寻求电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核心需求为实时监控充电过程。该系统需集成2.4寸LCD显示屏动态展示充电进度、电压电流参数及剩余时间,同时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输至PC端软件实现双屏同步显示。界面设计强调直观性,要求关键数据布局清晰,便于操作人员快速获取信息。

快包故事:精准掌控,一目了然 —— 我爱方案网助力智能充电监控系统高效交付

在智能设备普及的今天,用户体验的细腻程度往往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一家新能源设备制造商面临一个看似明确却充满技术挑战的需求——实时、精准、直观地显示充电核心数据,并实现本地与远程双重监控时,他们亟需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这个过程涉及精密的数据采集、优雅高效的UI设计、稳定的数据传输以及软硬件的完美协同。面对精度要求、显示优化、双通道数据同步等难点,他们如何快速找到“对的人”,高效地将蓝图变为现实?本文将分享一个通过我爱方案网平台精准匹配,成功开发并交付“智能充电监控显示系统”的真实快包故事,揭秘其核心需求、攻克的技术堡垒以及确保客户满意的交付历程,展示专业方案对接如何为创新产品注入强大动能。

快包故事:智能4G多触发模块与跨平台监控系统成功交付

迅联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农业监控的创新企业,他们急需一种能够远程、及时、精准触发的监控系统,用于大棚异常状况的报警联动。当传感器检测到大棚环境异常时,该系统需要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推送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多个管理员,并区分不同报警类型的优先级。他们通过“我爱方案网”平台发布了需求,迅速吸引了众多方案商的目光。

快包故事:24路电磁阀同步控制器的急速交付——我爱方案网助力工业设备商实现CAN总线到高压驱动的精准转换

当24路电磁阀的同步脉冲成为产线升级的生死线,当CAN总线指令与24V强电驱动陷入跨电压战局——这家工业设备商在我爱方案网打响了一场72小时闪电战!基于现成STM32F103核心板的二次开发,方案商以三大破局之术:CAN总线毫秒级响应优化、3.3V/24V混合驱动堡垒设计、原子级操作实现0.2μs通道同步,不仅撕碎技术困局,更用「核心板+底板」定制模式将交付周期砍掉67%。这不仅是控制 器的胜利,更是平台精准匹配经验与供应链极速响应的暴力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