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13 阅读量:2788 来源: 发布人: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公之于众,许多传统企业也开始追求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但有些企业可能连智能产品是什么东西都不是很了解,因而智能产品开发成了很多企业必须跨越的那道坎。
智能产品开发是一个专业又漫长的过程,稍有差池,容易错失大好商机,这个环节对企业至关重要,很多企业都明白这其中的机遇与挑战,种种原因让这些企业选择将智能产品开发外包。
笔者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智能产品开发外包的那些坑……
第一种坑:缺乏产品开发外包经验,不知如何选择外包公司
这种情形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这种企业不懂只能硬件技术,常被方案公司忽悠,以高昂的价格开发出普通的产品,市场效应差;企业没真正考察方案商的实力与背景,实际开发项目与想象不符,项目维护更新费用高等问题突出,下面这家企业就是个血淋漓的教训。
案例一:由于没有项目外包的经验,这可花了我不少的时间和经历,为了找到一家靠谱的外包公司,看书、补习、上网、问朋友等能想到的我都做了;最后经朋友介绍,的确找到了一家公司合作。那家公司根据我写的需求方案开始了软件的开发,在整个项目的进行中,我经常要求他们将项目进展与APP的界面发给我看看,以至于我可以了解到整个项目的开发情况与我的需求是否吻合,不知道是不是担心泄露公司机密,或者对我不信任,他们每次只是发一些截图或者草草回个邮件,并说会按时交任务的……他们的回复是可以解决,但要另收费用,这让我郁闷了几天。本来这个项目就还没有开始盈利,前期又投入了很多开发推广费用,如今又像老板要钱,这不是坑我么,想到这里,久久不能平静。
原文推荐:说说我做软件外包遇的那些困惑(http://kb.52solution.com/index.php?do=article&id=449)
第二种坑:线下交易方案公司坑蒙拐骗,缺乏一个有保障的平台
案例一:产品方案完成之后,进入模具制作环节,这时候要派专业人才盯工厂,这对很多初期创业者来说几乎做不到,那么最终导致的后果是生产10个模具9个作废,而盯工厂则是10个模具9个成功,忽略模具制造,后面的产品生产根本无从谈起。逃票可以看成硬件创业者路上的新常态,就连小米这样的有实力的公司在初期也未能幸免。究其原因是创业者忽略了产品设计、产品研发、模具制作、实际生产等环节存在的各种意向不到的问题,想当然的做了上线日期的估算,甚至拍脑袋3个月上线,最终导致产品发布日期一推再推,消费者失去了耐心,也给创业者扣上了各种不靠谱的帽子。
原文推荐:这些智能硬件创业者都曾遇到这些坑……(http://kb.52solution.com/index.php?do=article&id=475)
第三种坑:线上平台没有专人梳理整个开发流程,项目监管机制不完善
案例一:随着智能产品快速发展,让市场涌现出许多的外包服务平台,同样都是打着快速、专业等一系列口号,借着互联网春风大势传播,但其提供的服务往往停留在浅薄的层次,当需求方提交一个需求在平台上,往往接项目是以一个人或者平台自由组建的”团队“的形式。这样类似众包的方式,看似符合互联网共享共创精神,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极大,没有专人梳理整个开发流程,项目监管机制等,几个零时拼凑的团队也缺乏沟通,在整个项目过中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所以在选择外包服务平台的同时须了解他们平台是否具备该垂直领域的专业性很重要。
原文推荐:针对智能硬件外包服务乱象 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外包服务?(http://kb.52solution.com/index.php?do=article&id=482)
这些事情虽然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但作为行业内的我们可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保护好自己的权益;智能产品开发外包的坑还有很多,笔者列出的这三类是比较常见的;如何避免自己掉入大坑,除了小心谨慎之外,在选择外包平台的时候,看看它们有没有专人梳理整个开发流程、有没有项目监管机制、有没有交易保障等服务,这也是每个智能产品人必修的功课。
在精细化工生产线上,一组关键反应釜的温度波动始终困扰着张工和他的团队。传统温控器响应迟钝、精度不足,导致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以保障,更别提实时监控管道压力与安全启动压缩机等关键设备了。产线效率与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张工深知,必须找到一款集高精度温度控制、压力监测、多重保护与友好交互于一身的新型PID控制器。
某电子产品开发商通过我爱方案网发布关键需求:需将淘宝采购的STM32F429双通道开源示波器方案进行深度定制。核心目标包括:1)重新设计开机启动界面以匹配品牌VI系统;2)删除原始固件中信号发生器、数据记录仪等冗余功能,聚焦纯示波器核心功能;3)完成硬件电路量产化优化设计,确保生产良率;4)获取全套可量产级原理图与源程序,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一位专注于高安全性与便捷性数字资产管理的客户,计划开发一款硬件冷钱包(离线存储加密货币私钥的设备)。其核心需求明确且具有挑战性:设备需支持蓝牙传输(速度要求达到1Mbps,关键数据传输需在5秒内完成);配备显示屏用于操作确认和交易信息展示;集成高安全性指纹识别模块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核心功能是安全可靠的离线签名机制(私钥永不触网);并确保设备具备充足的**运行内存(512MB或以上)**以保证复杂加密算法和操作的流畅性。此外,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有着极高要求。
某工业设备制造商通过专业平台寻求电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核心需求为实时监控充电过程。该系统需集成2.4寸LCD显示屏动态展示充电进度、电压电流参数及剩余时间,同时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输至PC端软件实现双屏同步显示。界面设计强调直观性,要求关键数据布局清晰,便于操作人员快速获取信息。
在智能设备普及的今天,用户体验的细腻程度往往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一家新能源设备制造商面临一个看似明确却充满技术挑战的需求——实时、精准、直观地显示充电核心数据,并实现本地与远程双重监控时,他们亟需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这个过程涉及精密的数据采集、优雅高效的UI设计、稳定的数据传输以及软硬件的完美协同。面对精度要求、显示优化、双通道数据同步等难点,他们如何快速找到“对的人”,高效地将蓝图变为现实?本文将分享一个通过我爱方案网平台精准匹配,成功开发并交付“智能充电监控显示系统”的真实快包故事,揭秘其核心需求、攻克的技术堡垒以及确保客户满意的交付历程,展示专业方案对接如何为创新产品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