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4 阅读量:3106 来源: 发布人:
“你好,我想做一个智能家居的外包。你看这个需要多少钱?”这是我们快包客服被问的最多也是最无奈的一个问题。
我们就以装修房子来举例吧。这个问题等同于,“你好,我有一个100平米的房子,装修需要多少钱?”。100平米的房子你要装修成什么样子呢?包括哪些东西?简装还是豪装?根据不同的要求价格也从10万到100万甚至更多。价格取决于你装修的标准,买什么样的材料,找什么样的施工团队等等。所以很难回答“我想做一个智能家居的外包。你看这个需要多少钱?”这样的问题。
外包项目如何定价?雇主经常抱怨威客漫天要价,价格贵得离谱;而威客同样怨声载道,认为自己的收入还不如一个民工来的多。我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定义这样一个智能家居外包这个需求。外包报价的高低,跟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关系最大的要属客户的需求。如果一个客户需要外包开发功能只是产品展示,那么这一类的报价一般都是在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如果定制开发的功能非常复杂带有实时监控,安防报警等功能,那么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从到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快包认为,评估一个外包价格,首先要需要明确的是项目开发的需求是什么,一个智能家居外包这样的需求实在是太宽泛了,只有细化需求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报价评估。否则估价没有任何意义,最后一定导致纠纷。
需求定义不单单需要定义你的功能需求,还需要定义你的设计需求与性能需求。设计需求主要是你的产品风格,一个好的设计师可以根据你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经验设计出你预期效果的界面,而一般的刚开始做设计的设计师可能根据你的要求开始无法达到你期望的效果,需要反复修改后才可能达到你的要求。好的设计师 价格较高保证工期,一般的设计师价格一般但是消耗工期长。性能需求往往被人忽略,大多数只看功能是否实现,容易遗漏性能需求,例如:十个人支付购买和一千个人同时支付购买这就不是两个零上的问题了。价格与工期也会增长很多。功能需求当然是评估价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功能常常都是一个大概的。
当然评估的价格可能高也有可能低于你的预算,评估价格低于预算的时候当然你需要做的就是开始项目。当评估的价格高出预算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压低价格,但软件开发并不是是一件非常标准的事情,就如同之前提到的装修,如果你把费用卡的太死,最后别人只能偷工减料了。所以在预算有限无法压低价格的时,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不要再选择压低价格,改为精简那些不必要的功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快包认为,只有在明确了设计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后才能相对负责的评估出较为准确合理的价格。快包平台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整理,从行业角度出发,制定了以下任务薪酬参考标准,供大家参考。
特别说明:表格数据由快包平台大数据分析
一位专注于高安全性与便捷性数字资产管理的客户,计划开发一款硬件冷钱包(离线存储加密货币私钥的设备)。其核心需求明确且具有挑战性:设备需支持蓝牙传输(速度要求达到1Mbps,关键数据传输需在5秒内完成);配备显示屏用于操作确认和交易信息展示;集成高安全性指纹识别模块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核心功能是安全可靠的离线签名机制(私钥永不触网);并确保设备具备充足的**运行内存(512MB或以上)**以保证复杂加密算法和操作的流畅性。此外,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有着极高要求。
某工业设备制造商通过专业平台寻求电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核心需求为实时监控充电过程。该系统需集成2.4寸LCD显示屏动态展示充电进度、电压电流参数及剩余时间,同时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输至PC端软件实现双屏同步显示。界面设计强调直观性,要求关键数据布局清晰,便于操作人员快速获取信息。
在智能设备普及的今天,用户体验的细腻程度往往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一家新能源设备制造商面临一个看似明确却充满技术挑战的需求——实时、精准、直观地显示充电核心数据,并实现本地与远程双重监控时,他们亟需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这个过程涉及精密的数据采集、优雅高效的UI设计、稳定的数据传输以及软硬件的完美协同。面对精度要求、显示优化、双通道数据同步等难点,他们如何快速找到“对的人”,高效地将蓝图变为现实?本文将分享一个通过我爱方案网平台精准匹配,成功开发并交付“智能充电监控显示系统”的真实快包故事,揭秘其核心需求、攻克的技术堡垒以及确保客户满意的交付历程,展示专业方案对接如何为创新产品注入强大动能。
迅联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农业监控的创新企业,他们急需一种能够远程、及时、精准触发的监控系统,用于大棚异常状况的报警联动。当传感器检测到大棚环境异常时,该系统需要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推送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多个管理员,并区分不同报警类型的优先级。他们通过“我爱方案网”平台发布了需求,迅速吸引了众多方案商的目光。
当24路电磁阀的同步脉冲成为产线升级的生死线,当CAN总线指令与24V强电驱动陷入跨电压战局——这家工业设备商在我爱方案网打响了一场72小时闪电战!基于现成STM32F103核心板的二次开发,方案商以三大破局之术:CAN总线毫秒级响应优化、3.3V/24V混合驱动堡垒设计、原子级操作实现0.2μs通道同步,不仅撕碎技术困局,更用「核心板+底板」定制模式将交付周期砍掉67%。这不仅是控制 器的胜利,更是平台精准匹配经验与供应链极速响应的暴力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