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2R45量产+S32R41发布:恩智浦4D成像雷达处理器双“芯”临门

发布时间:2022-01-10 阅读量:128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恩智浦

恩智浦半导体宣布对其行业领先的汽车雷达产品组合进行了两项更新。目前全球20家主要OEM的设计中都采用恩智浦雷达处理器。


微信图片_20220110135908.jpg


作为业界首款专用16nm成像雷达处理器,恩智浦S32R45已经投入量产,并将于2022年上半年开始首次用于客户量产。此外,恩智浦还推出了新的雷达处理器S32R41,可将4D成像雷达的优势延伸到更多的汽车。这两款处理器可满足L2+级至L5级的自动驾驶需求,用于构建4D成像雷达,实现360度环绕感知。


成像雷达扩展了雷达的功能,除了检测大型目标之外,还通过高分辨率点云来感测汽车周围环境,从而增强环境测绘和场景感知能力。在复杂的城市场景下,可通过这些图像对各种目标进行分类,包括弱势道路使用者和汽车,例如靠近大型货运卡车行驶的摩托车、从泊放车辆之间进入车道的儿童。


此外,成像雷达必须能够测量最远300米以外目标的速度并同时进行分类,这远超人眼视线的范围。它还必须能够识别快速移动的汽车,将其与行驶缓慢的汽车甚至静态障碍物区分开,例如驾驶车道上掉落的轮胎。成像雷达处理器新品推出后,恩智浦能够满足上述所有需求。


恩智浦4D成像雷达率先提供了短距、中距、长距三合一的并发多模雷达感测,可实现对汽车周围宽广视场的同时感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恩智浦利用创新架构,通过配置低复杂度传感器,实现192个虚拟天线通道,来提高原始传感器硬件的性能。


恩智浦4D成像雷达采用专有雷达硬件加速器实现64倍标准处理器的计算性能,应用超分辨率雷达软件算法实现小于1度的角度分辨率,同时应用高级MIMO波形设计支持多个天线通道同时工作,从而实现雷达传感器性能的提升。该架构还有助于克服其他高分辨率传感器的限制,例如激光雷达和多天线大规模MIMO雷达,由于成本和复杂度的限制,其应用范围仅局限于少量的用例。


Torsten Lehmann,恩智浦执行副总裁兼射频处理业务部总经理表示:“恩智浦的新型成像雷达处理器可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以增强目标的检测和分类,从而改变了汽车感知周围环境的方式,这是提升道路安全,挽救生命的重要举措。扩展后的S32R产品系列充分利用了我们在雷达处理、超分辨率算法、高级MIMO波形方面的领先优势,在快速发展的L2+级汽车领域发挥成像雷达的作用。”


恩智浦成像雷达产品更新


S32R41处理器的推出为业界带来了首款专为L2+自动驾驶应用量身定制的16nm雷达处理器,据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L2+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将占汽车总产量的近50%。


传统高分辨率传感器无法很好地满足L2+级汽车市场的需求,而现在,得益于4D成像雷达感测技术,我们可以使用最多六个角雷达传感器、前向雷达传感器和后向雷达传感器,实现360度车身环绕感知。


S32R45雷达处理器是恩智浦第6代汽车雷达芯片组系列中的旗舰产品。它有助于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支持L2+级到要求苛刻的L5级用例,其中每辆汽车可能需要十个以上的成像雷达传感器。该处理器还能够满足运输、交通管理和其他需要可靠的高分辨率感测的工业应用需求。


恩智浦S32R45、S32R41雷达处理器与恩智浦TEF82xx RFCMOS收发器结合使用,可提供高角度分辨率、强大处理能力和广泛感测范围,这些都是量产成像雷达解决方案必需的特性。S32R平台提供通用架构,以实现软件复用和快速开发,同时还提供高性能的硬件安全引擎,支持OTA更新,符合新的网络安全标准。


相关资讯
边缘计算方案在工业表面缺陷检测场景的实战案例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克服人工检测方法的抽检率低、准确性不高、实时性差、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弊端

SoC在工控、机器人场景中的三大应用案例

工业级SoC需要长期运行在极高/低温、高湿、强盐雾和电磁辐射的恶劣环境中,所以在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要求会比消费级高

微型逆变器的主流应用场景及系统解决方案

高性能MCU为电机控制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实时监控电机的工作状态,动态调整其运行参数

实现高效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应用的高性能MCU选型及实战案例

高性能MCU为电机控制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实时监控电机的工作状态,动态调整其运行参数

集成了EtherCAT技术的电机控制MCU都有哪些优势

工业以太网EtherCAT技术主要应用于伺服控制系统中,通过在控制器和多轴伺服驱动器之间通过帧进行数据通信